陆沅离想了想道:“大概可以。既然有毒装置,放置在女死者丈夫的车上,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较大可能是,她的人际关系网,出现了问题,而非男死者的。
然后,我们来看杀人的手法,将剧.毒气体,盛放在气球中,放置在汽车上,这是一个非常隐蔽,很有技术含量的杀人方法。
比如,以我国对此类物品的严格管控,凶手怎么得到,怎么盛放有毒气体?他会不会在盛装过程中,因不慎导致气球爆炸,产生危险?
然而都没有,凶手成功的实施了杀人。由此可以推断出,凶手心思缜密,行动力强,高知人群,很可能拥有实验室环境。且,这个有毒装置的触发要素,就是放平座椅,女死者与人发生性关系。因此,就可以得出结论,凶手是与女死者,有感情纠葛的,高知人群,年纪应在50岁左右。”
焦旸想了想道:“那还是范教授啊!”
陆沅离道:“那我觉得,不管是不是他,你们查范教授总是没错的。这所国内一流大学,当然具备实验室环境,肯定也能拿到有毒气体。毕竟以女死者的社会关系群体,想要拿到这种有毒气体,成功犯案,难度非常大。
而且,我们反向推论,假如说,凶手不是范教授,而用这种指向性非常明显,会让人觉得是范教授的方法杀人,是不是也就说明,凶手了解范教授夫妻的关系,并想祸水东引,让范教授为自己顶罪呢?”
“没错!”
焦旸伸手打了个响指道:“这确实是一个明确的思路。在概率问题上来说,都与女死者有关,两个彼此之间却完全无交叉的高知群体,应该也很难实现。凶手要么是范教授,要么就是与他有密切关系的联系人。目前的情况就是,杀人动机肯定是感情纠纷,如果是范教授,那就是绿帽子问题,如果是其他人,那杀人动机,又会是什么?”
第55章 气球(3)
“嫉妒。”
陆沅离道:“我看了范教授的证词,根据他的话里话外来推断,跟女主角有私情的男人,很可能不止一个。那么,彼此之间,就会涉及一个嫉妒的问题。可是,除了我们之前考虑的,女死者的丈夫与情人间的嫉妒,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以女死者的年龄来说,跟她有情感纠葛的男子,大概率都是已婚一族。那么,对方的妻子,因为记恨,或者想保住婚姻,就也有杀人动机。”
听到这里,焦旸不由一怔,“你这意思是说,也没法排除,凶手可能是女人?”
“目前是这样。”陆沅离道:“对于这种细腻的杀人方法来判断,他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体力,却对谨慎小心,力度掌握,以及时机的安排,具有很高的要求。这样看起来,女性其实比男人,更有优势一些。”
物证那边,很快提交了鉴证结果的详细报告。验尸显示,两名死者确为吸入一氧化碳中毒而死,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几十倍。现场发现的盛放有毒气体用的原白色气球,虽然是泰国进口的实验室专用,却就是普通的橡胶材质,也是国内通用的型号,数量庞大。关键是,气球上并没有找到指纹,以及其他能证明凶手身份的物质。
而在汽车上找到的几根头发,被证实,分别属于两名死者,以及另一个男人,即当时他们找到的那根白头发,并不是范教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