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旸立即安排下去,重新筛查几名死者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第一名死者,那位退休老人,着重进行调查。
这位老人名叫王存忠,之前在申城一家电子机械公司上班,工作多年,年纪大了之后才转成保安。
结果一番调查,警队发现老人社会关系简单,只有一个独女,还嫁到了外地。老人性格温和,平时与人为善,应该也没有什么仇家。
第一轮筛查,是针对死者的近亲属,警方并没有收获。但是考虑到凶手的行凶目标,就是保安,警队将第二轮筛查的重点,放在了死者的工作关系即同事身上。
这一查,就筛出两个人来。第一个,是老人退休前的保安队长周鑫通。这位老先生嫉恶如仇,脾气暴躁,不仅严管厂内纪律,在社区里也很热心,经常在公交地铁上帮助抓小偷,得过多面锦旗,被授予过见义勇为奖。这也因此,被多名社会上的不法人员记恨,曾被歹徒报复过不止一次。
而且,这个退休的保安队长跟第一起案子的死者关系也很不错。王存忠老人也曾经帮助过,保安队长抓小偷。
这样一来,曾被保安抓获,遭到公安打击,无力寻衅警方,所以报复与保安相关的人员,就非常符合,专案组最开始对歹徒的推测。
然而,这些社会闲散人员本就行踪不定,没有固定的职业和落脚点,排查难度很大。再个,能查到的几个人,最近都在牢里呢,也没法作案。
而另外一个人,名叫徐兵。这人正好相反,整天喝酒打牌,平时是正常人,喝醉了就闹事,曾经多次闹到派出所去。他一向调儿郎当,值班时有他没他一个样,因此与第一名死者王存忠,曾经在工作中,出现过一些口角争执。但是这个人,今年春节期间因为酒精过量中毒,已经死了。
照常理推断,一般人是因为报复本人不成功,才会迁怒杀人。这个人既然都死了,那生前有什么仇什么怨,应该也都了了。
专案组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排查那名保安队长的仇家身上。还有些人继续追查,第二起案件中,那些水产的销赃人员。
但是,焦旸还是决定继续排查徐兵的社会关系。因为,他发现徐兵的家,跟专案组曾经走访过的某个水产市场的距离很近。
也就是这个水产市场,曾经有摊主提供线索,有一男一女来销售过水产,卖的价格特别低。焦旸看到,徐兵有一儿一女,不禁心生怀疑。
接着,焦旸调阅徐兵的儿子徐睿的身份信息发现,徐睿是申城自来水厂的工人。但是,徐兵父子的感情,似乎并不好。
徐兵的妻子早年就因病去世了,徐兵只知道喝酒打牌,并不太管家里。徐睿姐弟,似乎是被两个姑姑轮流带大的。两父子曾因家务琐事两次闹到派出所,徐睿还实名举报过,徐兵家暴他们姐弟。
这种情况下,徐睿会仅仅因为王存忠与徐兵发生口角争执,就杀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