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清连忙追出来,左看右看,也没见到景行,便问已坐在桌上吃早饭的何君。
“何君,张景行呢?
刚才明明见他走出来的,怎么就没人影了?”
何君正要回答呢,童涛就嘿嘿地笑着打趣他了。
“看不出来啊,你俩人就在床上睡了这么一夜,感情就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这么一会儿没见就到处找他,难不成你看上景行了。”
谷清……就算是全天下只剩下我和张景行二个人,我也不会多看他一眼,我就算死都不会看上那头蛮牛的。
谷清哼了一声:“我只是觉得他身手不错,一直想找机会跟他过两招。
童涛,看你瞎说的是啥子话。”
何君笑着把谷清拉过来坐在桌旁,给他拿了块烧饼。
“你甭听童涛乱说,他一张嘴就是这么贫的,你在这住的还习惯吧?”
“还行。”
……就是张景行那头笨牛太可恶了。
“那就好,我还生怕你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呢。
快点吃吧,等会跟我们去月鸣岭那边,咱们还有好多活要干呢。”
过了二个多月,月鸣岭那四十间青砖房差不多就搭好了。
何君与景文商议招人手的事。
何君觉得制作这果蔬蜜饯与腌渍果蔬的活,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干。
所以这招收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两人达成共识后,便让那些来做活的妇人和帮工在村里传话。
景文又特意去找了冬花婶和二叔公、三叔公他们。
让他们也帮着找人过来干活。
到了第二日,月鸣岭田野边搭好的青砖房前面,聚集了很多闻讯赶来的村民。
现在景文一家在鹅湾村乃至附近村子都很有名望了。
很多村民都知道以前在景文家做活的村民都赚了不少的铜板,可比在其他地方做活赚的多。
现在世道不好,有好些人都找不着活干。
有些正在别地做活的,赚的钱却很少。
村民老早就开始打听了,都说若景文家里还需要人手的话,让大家互相转告,谁都想去景文跟何君手底下干活。
一个在景文家干活的妇人这样说:“这么好的东家,这么大方,工钱又这么多,活还不累,谁不愿意过来做?”
因而不到一天,大家都听说月鸣岭这边要办果蔬制作坊,要招一批人手的事。
便都早早过来了,生怕晚到人就招满了。
景文与何君算早到的,到月鸣岭看到青砖房前面那一堆黑压压的村民时,还是感到了吃惊。
那些村民一见到何君与景文来了,顿时“唿啦”一声全围了过来。
何君看了一下,有小到十来岁的少年,有老到五六十岁的老汉,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