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嬷嬷道:“事关小姐清誉,夫人可别信口开河。”
二夫人一摊手:“那就是陶桃这丫头自己的春天到了。”
“你!咳咳咳……”老嬷嬷气得咳嗽起来。
谢载月看了她们二人一眼,并没有再次打断,而是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半响,忽道:“那些荷包在哪?”
老嬷嬷:“没有荷包。”
二夫人:“我带你们去找。”
杜管家淡淡看了二夫人一眼,提醒道:“二夫人,若是无中生有,还闹得人仰马翻,老奴也只能回禀老爷,到时此事不会善了。”
二夫人哼道:“一会就让证据堵住你们的嘴。”
说完转身进了陶桃房间,也不管地上散落的是首饰被褥,还是纸张书本,二夫人大步流星,好不避讳的踩着上前,直奔一扇椴木小柜。
一打开柜子,果然三四个荷包咕噜噜的滚了出来。
二夫人拿起一个还没完工的,笑道:“果然还在,我想刑部那帮大老爷们,也不会重视这个。”
大理寺等人心中一起叹道:刑部的人果然粗心大意!
二夫人扶着柜子站起身,将荷包一股脑的交给谢载月,道:“大人们看看,上面绣的可都是鸳鸯,还有‘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句子,还说不是送给情郎的?”边说边用眼尾余光扫着老嬷嬷。
老嬷嬷果然也是一惊,显然对此事并不知情,打着磕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第六十二章
本朝虽然不怎么讲究男女大防,但大户人家到底是有自己的规矩,如果公子小姐们互生爱慕之心,想进一步交往,还是得经过父母长辈同意,由小厮婢女或者嬷嬷管家陪着,才能在公共场合见面。
像陶桃这样私下与男子来往,仍旧被视为与礼不合,是大户人家很忌讳的事情,加上陶桃年纪还小,就学着写情诗绣荷包,更是有些惊世骇俗。
所以二夫人抓住张梦瑶院里这个把柄,尤为得意洋洋。嬷嬷和杜管家则满脸震惊慌乱,若是让老爷知道了,少不了挨骂受罚。
谢载月接过二夫人递来的荷包,低头打量起来。
做荷包的料子不错,陶桃的绣工也算精巧。两只鸳鸯同戏水中,含情对视,模样栩栩如生。右边一排小诗,似诉柔情蜜意。
可是,这会是给谁的荷包?对方和案子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谢载月想了想,暂时将荷包收入袖中,再一抬头,二夫人正用一副求表扬的神情看着他,目光极其诚恳,和方才跋扈的妇人判若两人。
“二夫人确实敏锐。”谢载月被对方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只好随口赞了一句。
伫立一旁的杜管家听得此言,焦躁地上前一步,抱拳道:“谢大人,此事可否低调处之?毕竟事关女儿家的清誉,事态未明之前,也不好武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