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到了二十二年后。
苏梧友已经去世。
苏时景与草娘的儿女也都已经成婚,家里开始有第三代的欢声笑语。
很不幸的是,盛世结束了。
天下烽烟四起,才听说那边闹贼,剿了几回都不能剿灭,朝廷又往后征了五年赋税,又听说北边的骑马人打了进来,抢牛羊草场,抢妇人铁器盐巴,抢绫罗绸缎……
山阳本是富庶之地,朝廷视为腹心,守得很紧。
然而,朝廷也抵不住了。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有朝廷兵丁差役挨家挨户照着籍册来点人,点到苏时景家中,要求出粮若干升,出银若干两,苏时景也只在默默地听着,盘算毁家纡难够不够奉献。
哪晓得代表着朝廷的差役说,你家还得出一个妇人。
苏时景整个人都不好了:“你说什么?!”
朝廷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毕竟骑马人只求钱财妇人,又不贪婪中原腹地,真正的心腹大患是位于南方的叛军。所以,朝廷决定先与北面骑马人议和。
骑马人要金子银子绸子瓷器,还点名索要三万名适龄妇人,最好是已经生育过的。
——金子银子不能少。妇人不给我送来,我们自己去抢!
朝廷往各处一摊派,这郡说我出了兵,那郡说我出了粮,吵来吵去,一直没轮得上出什么的山阳郡就被摊派了八千名妇人。衮衮诸公在朝堂之上大发雄威,勒令山阳郡守,必须在半个月内弄到手,办不好这差事,提头来见!
来搜剿妇人的差役也都在别家演练许多回了,说得义正词严:“男儿保家卫国不也是抛头颅洒热血么?妇人为何就上不得战场了?你隔壁家抽壮丁去南面剿贼,今日抽缴妇人就免了他家的役。朝廷是公平的,你家当初塞了银子不抽丁,不肯去打仗,去保家卫国,今日就得出妇人!”
“你就当她死在战场上了嘛!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你苏老爷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怎么不知道舍生取义的道理呢?独为一妇人,坏了朝廷议和的大事,这干系你苏老爷恐怕是担待不起!”
山阳郡分派抽缴的八千名妇人,全都从乡野之中搜刮,但凡会读书会骂娘的,县上都列了名单,小心翼翼地避开,就怕被读书人写书骂娘。苏时景虽是出身苏家,却已搬出来大半辈子,他爹苏梧友死后,苏家大门朝那边开,苏时景也都不怎么知道了,自然是最软的柿子之一。
苏时景这样有些家业,又惜命,又没门路靠山的,才是最好的欺压对象。又如赤贫乡间,想要去收村汉的老婆,还得看这村汉是不是有老人在堂,平时孝不孝顺。若是个孝顺儿子,就可以去收他的老婆了,他是不敢抗争的。
——赤脚农夫虽然无害,可他只有一个老婆,你敢抢他的老婆,二愣子就敢拼命。
苏时景所有女儿都已经出嫁,收妇人也收不着女人身上。家中还有两个儿媳妇,在里屋听着都已经傻了。官府收妇人,收大儿媳妇还是二儿媳妇?两个儿媳妇都还年轻,膝下孩子也才三五岁,在屋里哇哇大哭。
苏时景的两个儿子脸都是青的,然而,兄弟俩还是互相谦让。
大哥说,让我屋里的去。
二弟说,大嫂是长嫂,哪有让长嫂去做这个的道理?让我屋里的去。
大哥说,你家璞儿还小。
二弟说,长嫂为母自然也会照顾他。
大哥说,不不不,我既然是大哥,自然要照顾你。
二弟说,对对对,我既然是弟弟,当然要孝敬哥哥。
……
草娘强忍着恐惧走了出来,说:“我去。”
她手里拿着她的身契,是一张白契,当初家人把她卖给苏家时,给了身契。只因苏家要她当童养媳,并非卖做奴婢,就不会去官府更换契书。所以,这张契书只在民间有效。若草娘当真跑了,苏家去告官,官府认不认草娘是逃奴,全凭堂上裁断,或判逃奴,或不判也说得过去。
契书上,写着草娘的生辰八字,籍贯来历,父母某某。
“差爷说十五岁到四十岁的妇人,生育过最好。我今年三十九岁,也还在其中。”草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