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秀才,才华有限,诗文能值多少钱?不过是这些年常走动的东主赏脸罢了。
张氏无知农妇,并不懂里面的玄机,竟然要他再卖诗文,蒋占文面上挂不住,自然生气。
眼见弟弟卧床恹恹不起,父母为此吵闹,长姐蒋元娘暗中叹息,主动推了青梅竹马的婚事,对父母表白,甘愿嫁给镇南李家米商做续弦,得了二百两聘礼银子,马上就给弟弟买了两块羊脂玉佩。
这时候安少爷被接到郡城舅舅家读书,蒋英洲就成了同龄少年里最阔绰的一位,玉佩这事儿才算是勉强绕了过去——至于长姐嫁给与父亲年纪差不多大的米商,日子过得好不好,蒋英洲丝毫没牵挂。李老头儿家境殷实,长姐嫁过去吃香的喝辣的,能有什么不好?
当然,安少爷去郡城舅舅家读书,蒋英洲也想闹一闹。
只是亲舅舅正在乡下种地,再闹也不能给亲娘换个娘家吧?蒋英洲只得怏怏作罢。
随着年纪渐长,蒋英洲将四书五经读得乱七八糟,称得上一事无成。夏天太热,不能读书。冬天冻手,不能读书。春秋天读书也得挑日子,太阳太刺眼了不读书,阴天雨天光线太暗不读书,晚上那就更不能读书了——那烛火坏了眼睛,可是一辈子的事儿!
到十五岁上,被蒋占文拉去县里考童生试,蒋英洲从考场出来就阴着脸发脾气。
张氏哄他:“不过是去长长见识,你爹也是二十岁才考中秀才……”
蒋占文将眼睛竖起:“什么叫二十岁才考上秀才?多少人皓首穷经都考不中呢!若不是与你成亲得早,我这样一表人才,二十岁的秀才老爷,县令家的千金都想与我议婚。”
张氏含笑道:“正是呢。二十岁的秀才老爷都嫌早,你才几岁?不着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