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后世农人的心目中,农神沈俣才是这一切的肇端。
农人深信,是农神沈俣开启了耕作的智慧传承,他教导农人刀耕火种保持土地的肥力,也是他清算天时、挖掘沟渠,指点农人种植灌溉。农人们不仅相信农神沈俣能够保佑自己耕作的土地肥沃、粮食丰收,也坚信历代农人改进耕作方法时心中偶然泛起的小智慧,也全都来自于农神冥冥中的指点与保佑。
谢青鹤将一本收集自后世的农书,穿越“世界”送到了沈俣的眼前,就似一种倒错的互哺。
谢青鹤与伏传都不能告诉沈俣,看看,这就是后世农人的成果,他们没有辜负你的启智与指点,给出了一份让你震惊的答卷。只要不受天灾人祸,只要勤劳肯干,无论在多么贫瘠的土地上生活,他们都能吃饱穿暖。
然而,无须言辞赘述,也不需要解释来龙去脉。
沈俣此时散膝坐在席上,目不转睛盯着农书、疯狂汲取着后世智慧的模样,就是最好的知悉。
谢青鹤摸摸伏传的脑袋,二人轻声说小话:“我突然有些后悔。”
伏传不解:“嗯?”
“我曾见过谭长老。”谢青鹤说的是在前一个入魔世界,披着蒋英洲皮囊时的经历。
那位出身寒江剑派的谭长老是一心道的创始人,不过,在谭长老生前,一心道初具雏形,经历了后世好几代完善建构,一直到了上官时宜手里才如狂龙出洞横扫天下,无人可敌。
“若能稍作演示,让他知晓此法在后世如何横扫天下,想必他老人家也会很欣慰。”谢青鹤说。
前人栽树,后人成材,一代代人都没拉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