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斯医生:
我这几天来一直试图联系您,但因为龙卷风的缘故,所有的电子设备和网络装置都被迫中断,我们不得不回到了原始社会。
言归正传,不知道您还记得半年前带走的那名叫做M的患者,我在系统里发现了一封寻人启事,发现失踪人和M非常相似,他的家人急切想要找到他,可我还无法正常使用电话和手机,所以只有先把联系方式给您,毕竟您更加了解M的情况。
他家人的联系方式是……”
容铮看完信后,打开另外一封信。
“埃文斯医生:
在三个月前,你明确告诉我,已经联系过M的家人,并经过他们的允许,让M在你的精神病院进行继续治疗。可我昨天在系统上发现,M的寻人启事并没有撤销,另外,我还接到一些举报,说你所在的埃尔博顿医院正在做一些惨无人道的实验。
希望这些都只是谣言,我会立刻联系M的家人进行核实,并于本周一亲自到医院进行检查。”
这是警探留下的最后一封信,在那封信后,是报纸上的一份讣告,被人从报纸上剪下来放在最后一封信下面,上面只有几行字还有一张黑白寸照,穿着警服的中年警察
“利亚姆 戴维斯,菲尔小镇居民,一个忠诚的爱人,两个孩子的父亲,令人尊敬的警探,在2月11日值班途中猝死,享年46岁。”
容铮看完报纸,又翻回最后那封信,上面的邮戳日期模糊,但仍旧能依稀辨认出 2.11.2008,正是利亚姆寄出信的当天,也是他说会立刻联系M家人的时候。
“不会是巧合。”容铮皱眉想,“他很可能是被杀害了,被那个叫做埃文斯的医生。”
第720章 疯狂午夜直播间(一百零五)对话
仔细看完所有信件后,容铮又认真翻找了下整个房间,但关于八年前的资料并不多,或许有,只是一时半会还找不到。
他从桌上扯下一张便签字,特地记下了信件里有用的信息,等有信号后再联系人去调查。
在翻找东西的时候,容铮发现舒墨的书非常多,而且种类繁杂,从传染病、毒物学到刑案现场痕迹分析,还有许多未来科技、探索人类未来的书籍,里面全是生拗难懂的科学理论,富含大量的高深的专业名词。这些词汇并非百度搜索一下,就能明白全意,需要更深入去了解,也就意味着要读懂其中一本书,则要掌握更加辽阔的相关学识。就像要读懂历史书上一个不起眼的典故,就需要掌握那个时间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和权力阶级矛盾等等。
这很奇怪,人类的大脑开发并不完全,所以正常人吸纳的知识范畴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做到全知全能,就连多米那样万中无一的天才,都是从数千种不同的道路中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点,然后再去吸收整理,最后变成擅长的技能活学到现实工作之中。
或许在随着时光成长,有部分人会变得博学多才,但那都需要时间积累,一个刚过二十岁的年轻人,在他生命的一大半时间里在和疾病奋斗,还有另一半时间和其他地球上的幼兽一样,在出生时就懵懂地学习着这个世界。
如果单纯用兴趣使然并不能概括这种情况,偷偷摸摸在地下设置这样一个书房,显然是想做到不为人知,说明这里的所有书籍都是舒墨的秘密,他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究竟拥有多少学识。
为什么呢?
其实这些都有迹可循,舒墨偶尔会展露出博学的一面,这并不是记忆力好、成绩好就能解释得通的,但舒墨却刻意伪装,把自己包装成无害的普通人。就像学校里故意装作不学无术,却次次考试第一的好学生。在那个时候,大家只顾得上惊叹,并没有更多的怀疑。
不过,这个问题仅限于胡思乱想,并不值得深思。容铮放下书,问题也跟着烟消云散,只在容铮脑海里留下一个映像,舒墨可能比多米还要天才。
然而再多的发现,也抵消不了他在方才那间紧闭室里受到的震惊和惊慌。以至于即便发现舒墨有其他的隐瞒,也不会再引起内心的慌乱。反而是令他自始自终都感到害怕,这是一种曾经对容铮来说非常陌生的情绪,他以为自己无所畏惧,所以敢直面残暴的歹徒和血腥的现场。
然而现在却发现,他也会害怕一样东西,甚至连想都不敢想,那就是他害怕舒墨会受伤,害怕舒墨会离开,更害怕他会从自己的世界里彻底消失,而自己脑海里再也记不起舒墨这个人,就像莫名失去记忆的半年前一样。
做了个长长的深呼吸,容铮打算暂时停止搜索。
但这个房间实在有些狭小,尤其在堆满资料和书本的情况下,长手长脚的容铮难免会磕磕碰碰。在一次转身时,一本贴满便签纸的外文书被他不小心撞倒在地,容铮不得不弯下腰,把散落一地的便签捡起来。
刚把一张写着“life 人类的脱变与重生”的便签纸夹进书里,他揣在裤兜里的手机就突兀地响了起来。
这时候,整个地下密室都很安静,那道突如其来的铃声显得分外刺耳,也把容铮狠狠地吓了一激灵。
怎么会?
容铮动作一顿,脖子僵硬地低下头,裤子不算透明的布料下,手机屏幕正发着幽幽的绿色光芒。
居然真的是电话。
这一瞬间,容铮的脸色都不对了,他狠狠地一哆嗦,不知怎么,拿手机的手有些微弱地颤抖。
他喉结一上一下,垂眼看向手机,刻意把目光在屏幕的右上角停顿下,随即瞳孔骤缩,手臂上即刻起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