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下午的广播念的是陈洁写的稿子,平心而论,陈洁的文笔挺好的,可能是因为她写得中规中矩,用词又比较书面化,大家听着觉得不错,但激动不起来。

陈洁在广播时,顾立春又开始满地转悠,寻找采访对象。这次又找到几个先进典型,其中一个是张科长他爱人,张科长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今年因为身体原因当不成劳动模范,但媳妇能当上也是一样。

采访完几个先进典型,顾立春又来找王有成了。

经过昨天的事,王有成对顾立春是一级戒备。对方一靠近,他就像炸了毛的猫似的。

顾立春看着如同惊弓之鸟的王有成,心里觉得好笑。

顾立春有着做为通讯员的职业精神,他一脸严肃认真地进行采访。

“王同志,听到关于你的广播后,大家是深为佩服。有人托我问王同志,接下来是打算去哪个生产队蹲点,是四十一队还是四十二队?当然,也有极个别人偷偷议论说,你肯定愿意去杜松和叶爱农所在的队,听说你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去了好受到照顾。请问你是怎么想的?”

王有成翻了个白眼,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再胡乱说话,而是认真思考,谨慎回答。

顾立春见对方小心起来,便主动给他挖坑:“王同志,你的沉默是表示默认吗?所以,你其实也打算去这两个队?”

王有成想想朱书记对自己的失望,他不能再让领导失望了。他现在能依仗的就是朱书记,若是对方不再管他,以顾立春这如日中天的气势,他将来只会死得更惨。

这么一想,王有成把心一横,硬着头皮说道:“不,你想错了,你们都想错了。那两个队,我一个也不去。”

顾立春道:“那王同志能透漏一下要去哪里吗?我好让大家提前高兴高兴。”

王有成冷笑道:“我凭什么要告诉你?”

说罢他假装忙碌,不再理会顾立春。

顾立春也不尴尬,在王有成身边飞快地写着什么,王有成心中忐忑不安,一直在想,他到底写了自己什么?写了什么?由于想着心事,他干起活来心不在焉,差点割到脚。顾立春看他这样,笑笑离开了,他可不能让王有成受伤,受了伤还怎么干活?还怎么当劳动模范?

回到凉棚,顾立春很快就写出一篇有关王有成的文章,标题很长,叫做《家族队,亲戚窝,阶级斗争不敢摸?》,里面细数了王家与杜松和叶爱农以及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里面还写道,王有成为了避嫌,决定不去这两个队。

文章写道:王有成同志是一个有思想觉悟的党委成员,在朱书记的亲切教导下,思想水平飞速提升。特别是昨晚他让老领导失望了,今天痛定思痛,他以后一定要提高认识,端正思想态度。为了向群众学习,他将固定蹲点劳动,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提高得更快,他选择的是思想觉悟高,生产劳动最积极的胡大华所在的生产队。这篇文章,他写成大字报,贴在黑板报旁边。没错,大字报不光是用来批判和揭发别人的,也可以用来表扬。

文章分析得入情入理,事情写得也合乎实际情况。朱书记看完,信了。因为昨晚确有此事。王有成看完,心里暗骂。他什么时候这么说了?四十一队的职工知道了,觉得与有荣焉,人家王同志都说他们队有觉悟最积极,他们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欢迎他来啊。

吃晚饭时,就有四十一队的职工来跟王有成套近乎,“王同志,你能来我们队太好了,我们热烈欢迎你。”

胡大华拍拍王有成的肩膀:“王同志,你这人思想觉悟高,就是太久没劳动了。不过,你放心,以后你跟我一起,咱们共同进步。”

王有成:“……我谢谢你们大家。”

晚饭在欢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晚饭是用豆角瘦肉做的豆角焖面。豆角在这个季节还没有大量供应,只有猪场附近的那一块菜地长得较快,收获了一些豆角,顾立春就拿来让大家伙尝尝鲜。总场发下来的补贴,肉用来焖面,骨头用来炖汤。

每人两大碗焖面,一碗骨头汤。面条和豆角充分吸收了瘦肉的味道,入口喷香,这肉瘦而不柴,吃起来嚼劲十足。大家端着饭盒,埋头痛吃,吃几口焖面,喝几口汤,这滋味赛似活神仙。

有人开玩笑道:“小孟小顾小陈,你们仨真的不考虑去食堂工作吗?”

顾立春笑道:“我们把食堂的人得罪了,去了人家也不要。”

大家是哄然大笑,可不是,食堂的人都不来帮忙了。

两天以后,五场的麦子全部收完,大家不敢停歇,接着又去收油菜籽。

油菜收完,麦子也晒干了,装进麻袋入粮囤,等着一起上交国家仓库。

只是他们的油菜籽刚收完,才晒个半干,天边乌云滚滚,雷声轰隆。

大家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油菜籽,紧赶慢赶,终于在下雨前把油菜收进仓库。

全场的人齐齐松了一口气,相视一笑。今年的麦收真是一场艰难的大战。

五场的人松了口气,其他人却急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