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安城也打来电话,询问顾立春的复习进度,还顺便考了他一下,满意地说道:“你的基础绝对没问题,知识面比很多高中生都扎实全面,他们都最被运动耽误了,学工学农就是不学文化。这些学生中,也就老三届的学生基础最扎实。”
感慨完这些,孟安城又提到报考志愿的问题。因为今年的高考政策很特殊,报名时就要填报志愿,自然得提前想好。
顾立春道:“爸,我还在考虑中,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孟安城说:“那好,我提一提我的建议,你做为参考就行,这是你的人生,要由你自己做决定。高考中断10年了,这10年中,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考生,我猜测今年的竞争肯定相当激烈。虽然你的基础不错,但我还是建议你报东大这类的学校,把握应该大些。”
顾立春笑道:“爸,东大非常不错了,咱们省内第一高校,还是国内名校。”
孟安城也笑着说道:“当然,这中间也有我和你妈的一点私心,我们想离你更近些。我的意见仅供参考,你要自己拿主意。无论你报考哪个学校都可以,就算是今年考不上也没关系,明年再考,或者你不想考也可以,不要有思想压力。”
顾立春由衷地称赞道:“爸,我发现你还挺民主的。”
孟安城笑道:“那当然,我跟你讲,我可比你大伯二伯民主,咱们家绝对是三家中最自由的,以后你见了你大伯就知道了。”
顾立春:“……”这样拉踩自己的亲兄弟真的好吗?
挂上电话后,顾立春开始认真考虑报考志愿的事,考虑了半小时后,他最后下定了决心:就报考东大。
理由有三个:他以后的事业重心应该就在省内,在东大读书,有距离优势,以后积攒的大部分人脉也用得上;二是东大做为全国排名前十几的名校,这个文凭以后够用了;三是他父母在这个学校。
对于顾立春填报志愿关心的并不只有孟安城,陈禹也非常关心,他发了电报还觉得不够,又打电话来问。
顾立春先是如实说了自己的想法,陈禹考虑一会儿,下定决心道:“你说得对,东大确实不错。那我也报这个学校。”
顾立春一听这话,就不由得无奈道:“陈禹,这件事不是小事,决定了你未来四年在哪里生活,以及你毕业后的去向。我希望,你要为自己负责,不要因为任何人而随意更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方向。不然,当最后的结果不遂你愿时,你会非常后悔。”
陈禹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失落:“顾立春,你是不是不想跟我一个学校?”
顾立春罕见地沉默着,陈禹等了一会儿,没听到他的回答,他低声说道:“我明白了,我尊重你的决定。”
他随即又追问道:“那你能告诉我,你到底需要我和你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最舒服?”
顾立春缓声说道:“君子之交淡如水。”
陈禹苦笑道:“可是我不是君子,从来都不是。”
顾立春说:“你还挺有自知之明的,君子也不是生来就是,你可以慢慢修炼成君子。”
这次轮到陈禹沉默了。
顾立春等了一会儿,没听见声音,正要挂断电话。
就听陈禹说道:“你先别挂电话,我可以不跟你一个学校,我就留在京城,我也会努力修炼成君子。可是你以后能不能拨冗给我回信?我寒暑假去看你,你也不要躲着我。”
顾立春疑惑地反问道:“我没给你回信吗?”
陈禹无可奈何地说道:“自我离开农场,我给你写了十几封信,你只回了我三封,有一封还是别人代笔的。”
顾立春只好解释道:“小满看我太忙,帮我回了几封,不过,我没让她回复你的。”
陈禹听到他的解释,又稍稍好受些:“没事,反正我也没敢写别的,就是以后,能不能别让小满那丫头看咱俩的信了。”
顾立春答应了这个要求。
之后,顾立春继续和大家一起认真复习,大家过得异常忙碌充实。
那些要参加高考的年轻人真的是拿命在拼,有的人白天上工,晚上通宵学习,熬得双眼通红,脸色蜡黄。顾立春忍不住提醒他们要注意身体,大家嘴上说好,但没有人真正去听。毕竟,谁也不想错过这个改命命运的机会。
顾立春在工作上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予他们方便,不能再开口子了。他毕竟是场长,不能因为私人感情耽误工作。
他只能在生活上再多照顾一下这些人,自己掏腰包买了骨头、鸭子和猪下水之类的,过几天就集体改善改善生活,给他们补补营养。
大家私下里都打趣说,他们祖上肯定是烧了高香,才遇到这么一位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