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听这个消息,立即围拢上来。
孟安城一脸困惑地接过杂志,迅速浏览一遍,出声赞道:“《河东文学》上这篇最好,文风犀利幽默,寓意深刻,这个作者很有想法。咦,这名字怎么看着那么眼熟?”
何老师反问道:“老孟,你真的不是你的笔名?”
孟安城摇头:“真不是,这名字是我儿子的。”
“你儿子?”
众人是一脸惊讶。
课间休息时,孟安城叫过顾立春问个究竟。
顾立春波澜不惊地说道:“哦,我是用这个笔名投过稿,编辑还没给我回复呢。”
孟安城道:“你小子还挺稳。”
没过两天,样刊和稿费就寄来了。这个时期的稿费一般是千字2块到7块,顾立春是新人,所以按最低价,三篇小说共计3万字,一共60块钱。这消息一出,整个中文系都沸腾了。他们可是中文系的,东大的王牌专业,结果让一个哲学系的抢先发表文章,实在是不太体面。于是,中文系的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哲学系的同学则是用力鼓励顾立春:“顾同学,你再接再厉,多中几篇,气气隔壁中文系的。”
顾立春笑道:“气他们干嘛?大家各努力各的。”
顾立春的三篇小说激发出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掀起了投稿的热潮,之后,同学们还办起了诗社和文学社团,也有了社团期刊,像中文系自办的社团杂志《原野》、诗刊《月光》。
这天,下课后,顾立春被一个拦住,这人大约三十岁左右,生得相貌堂堂,笑容可掬。
“顾同学,我叫顾庆山,咱俩是本家。我是《原野》杂志的编辑,想跟你约个稿。”
顾立春愣愣地盯着顾庆山看了一会儿,事情不会那么巧吧?他的爷爷就叫顾庆山,好像也毕业于东大,眼前这个人,名字跟他爷爷一样,年纪大体符合,长相依稀有些熟悉。所以,他跟穿越前的爷爷成了同学?
他不动声色地试探道:“你叫顾庆山,来自河西省西阳县南湖村?”
顾庆山目光闪烁一下,笑道:“顾同学,原来你也知道我?我家不在西阳县,在东乡市,我在西阳县插过队。”
顾立春面无表情地问道:“你在插队时娶妻生子了吧?你是不是有一个儿子叫顾兴华?”
顾庆山的表情立即变了,他警惕地问道:“顾同学,你是从哪里得知这些的?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根本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儿子。”
顾庆山说完,拂袖离去。
顾立春盯着顾庆山的背影,他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此人就是他前世的爷爷。他没有激动,也没有一点想认亲的意思。这个爷爷是个渣爷,他考上大学后就抛弃了奶奶和父亲。听人说,奶奶当时还怀着身孕,后来奶奶大着肚子,领着他父亲顾兴华来找爷爷,爷爷出口羞辱奶奶,奶奶受到打击回去后小产,之后便精神失常。顾立春只见过奶奶两面,一次是在精神病院的病房里,一次在她的丧礼上。
顾立春走进杨树林里,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沉思。爷爷奶奶的事发生哪一年?很多事情他只是东听一句,西听一句,具体的细节并不清楚,经过推理再加上回忆辅助,他猜测奶奶应该会在今年来找顾庆山。现在是5月份,马上就麦收,麦收期间奶奶应该不会出门,她应该会在麦收之后来。他默默记下这个时间点。
之后,顾庆山再也没找到顾立春,顾立春也没有理会对方。
同学中有不少人来自乡下,不少男同学拖家带口,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们一来上学,家里的重担就全放在了妻子身上。这些人到麦收前就试着向学校请假,说要回去收麦子。请假的不是一个两个,学校在考量权衡之后,采取了人性化措施,给了那些要收麦子的同学十天假,回来后再由老师补课。
中文系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请了假,哲学系的也有几个人请了假。
顾立春特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找到顾庆山,随口问道:“顾庆山,你老婆怀着孕,你儿子才10岁,你不回家收麦子?”
顾立春这话一出,大家是一脸震惊,有个女同学急声问道:“顾庆山,你不是说你没有结婚吗?怎么儿子都出来了?”
顾庆山瞪了顾立春一眼,连忙解释:“我真的没有结婚,你们若是不信,可以去看看我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我上面还是单身啊。
顾立春慢悠悠地说道:“在乡下很多地方,有人都不扯结婚证,办一桌酒,通知一下乡亲就算是结婚了。”
在场的同学有乡下来的,也有插过队的,自然知道顾立春说的是实情。
他们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顾庆山,顾庆山坚决否认,他将矛头指向顾立春:“顾同学,你不要仗势欺人。我不知道我到底哪里得罪了你,你这样污蔑我。”
顾立春冷笑道:“顾庆山同学,你从来没得罪过我,我也没有仗势欺人,我跟大家相处这么久,他们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一向是个好脾气的,但是你的做法踩到我的底线,你抛妻弃子,还隐瞒已婚已育的事实,妄图欺骗女同学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