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徐砚回京

威武不能娶 玖拾陆 1169 字 4个月前

徐老太爷那儿,听闻徐氏收下了,心里舒坦许多,想到西林胡同对二房还挺亲近的,便又去寻了徐驰。

“满月或是百日,肯定会摆一场的,你和你媳妇记得去……”徐老太爷絮絮叨叨耳提面命了一番。

徐驰听得一肚子狐疑,徐老太爷何时来关心上与人往来的事情了?

无论是血亲、姻亲、同属官家的老太爷,徐老太爷从来没有细心维护过互相之间的关系,在把生意交给徐驰之后,商贾、客人们的交情,他都疏远了。

除了那么几位长年累月下来能说几句话的老友,徐老太爷没有维持复杂的人际圈子。

所谓的老友,也就是偶尔听戏、重阳爬山的关系。

用徐老太爷的话说,是他不用那些占人便宜,也不想被人占便宜,可徐驰私底下与魏氏说道过,老父亲是把所有要贴脸皮的事情交给了其他人了。

譬如从前由杨氏出面,让杨家照顾徐砚。

虽有疑惑,徐驰还是应下了。

重阳后,陆陆续续几场秋雨,让京城的天气很快就由凉爽变成了冷飕飕的。

月中时,徐砚与一众工部官员们回到了京城。

一路风尘仆仆,徐砚却不敢耽搁,在府里梳洗更衣后,就带着折子急匆匆到了衙门。

闵老太太使人来唤,也被徐砚推了,说公事要紧。

刘尚书先听徐砚说了状况,官员们商议之后,老尚书带着两个侍郎一道进宫面圣。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王甫安便冒了出来,向回京的小官吏们打听细节。

这些官员都是离京一年多的,只知道王家与金家结亲了,并不清楚两家关系不睦,但王甫安与徐砚之间的那些摩擦,彼时人人心知肚明,见王甫安有意套话,便各自打起了马虎眼。

就算不论各自前程,他们在两湖与徐砚同舟共济了一整年,亲眼看着一个侍郎起早贪黑,卷着裤腿去堤坝巡防,常常一身泥泞的回来,哪怕不说徐砚好,也不至于说他的坏了。

不讲长短,但总归是憋了一年多,嘴巴管不住,说了些修筑的事儿。

王甫安听他们“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艰巨”,听得越多,心沉得越深——徐砚的位子是稳当的,以前有人猜测圣上会拿徐砚出气,可能是看走眼了。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御书房里,圣上一言不发看完了徐砚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