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未见

踏出张双璧的书房,安丕才抬眼看去,曲折的回廊悬着铃铛,被晨风一吹就轻晃起来,叮叮当当作响,脆生生的,敲开浮动的流云,天光乍破,显出被日出所映成火红的山色。

他其实很清楚,方岐生没有让他去和张双璧解释常锦煜的死因,而是选择不远千里前往镇峨,无论张双璧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他——是因为,方岐生对张双璧这个师父的旧友,是花了十足的耐心,宁愿顶着骂名,都要当面和他解释,而不是让安丕才轻飘飘地一笔带过。

安丕才沿着回廊向外走,脑中浮现的却还是方岐生那时候看向他的眼神。

他这个师侄怕是对他失望了吧,安丕才想,也许方岐生会认为这一切都不过是陷阱。

但是,他又能怎么办呢?

常锦煜对常灯只字不提,张双璧仍然心怀怨愤,常灯和汶云水杳无音信。

五诀联璧在多年之前便分道扬镳,到底成为了多少人心中的伤痕,无人能说清。

安丕才突然停住了脚步,他隐在暗处,看见张双璧的贴身侍从引着方岐生和聂秋往大堂走去,两人皆取回了武器,漆黑的剑匣,暗红的长刀,一名为“四时”,一名为“含霜”。

直到毫无察觉的两人渐渐从视线中离去,连背影都消失不见,安丕才这才忽地叹了一声。

他希望方岐生能够理解他,因为,这些不能言说的真相,还是不要听为好。

实际上,安丕才眼见着常锦煜和常灯的徒弟关系亲近,心中既是喜悦又是担忧,喜悦的是他们虽然无法和解,后继者却有得转圜,担忧的是如果他们知晓真相,又会发生什么。

当初在霞雁城的时候,岐生和他说,自己在路上的时候偶遇了一位刀客,无论是脾性,还是谈吐,无论是刀法,还是观念,虽然不尽相同,却叫他只能用“合适”这个词来形容。

安丕才听完,有些好奇,因为方岐生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形容过一个人。

他问:“既然你如此满意,为何不将他纳入魔教?”

方岐生答:“我正有此意,师叔,你正好就在霞雁城,不如和我去见见他?”

安丕才向来照顾方岐生,自从常锦煜失踪后,他担忧方岐生年纪太小,一个人无法处理好魔教的种种繁琐的事务,就经常和他书信来往,暗中替他清扫余孽,好叫他高枕无忧。

所以,这“见一见”,安丕才是抱着考验的念头去的。

只不过,他没料到事情会来得这么突然。

那日,安丕才与黄盛、方岐生在客栈大堂的角落处闲聊——该商量的大事早就商量完了,剩下的便是久别重逢后的寒暄——然后他看见方岐生抬起了头,眼神微动,唤了声“聂秋”。

正准备往外走的白衣侠客就停了脚步,回过身,系在腰间的长刀也跟着转了过来,露出暗红色的刀鞘,细长的刀柄,还有浅色的穗子,轻轻地一晃,并未发出太大声响。

落在安丕才的耳中,却犹如洪钟作响,绵延悠长,余音不绝。

即使过了多年,他仍然记得常灯将两柄刀拿出来时说的那句话。

“刀锋如极地结霜,名为含霜;刀光如烈火灼心,名为饮火。”

那柄刀是含霜。

这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在安丕才的耳蜗中回响,愈演愈烈,惊起波澜万丈。

他怔了一瞬,很快便意识到这个人就是方岐生之前和他说过的刀客。

为什么,偏偏是常灯的弟子呢?他想,难道这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吗?又或是报应?

方岐生站起身,手掌轻轻按在安丕才的肩膀上,他恍然觉得沉甸甸的,似有千斤重。

他的师侄心情很好,拎上剑匣,声音带着点愉快,说:“师叔,那我先过去找他了。”

“好。”

安丕才强行压抑住汹涌的心绪,淡淡地瞥了聂秋一眼,就转过头去,神色如常地和黄盛继续说话,实际上,只有他自己清楚,他压根就不知道到底说了什么出来。

直到方岐生和聂秋离开后,安丕才顶着昏沉的脑子,找了个借口便和黄盛道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