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再世权臣 天谢 2877 字 5个月前

锦衣卫见这九品芝麻官言语无礼,当即要拔刀亮身份,被苏晏用眼神制止。苏晏拱手,恭敬道:“小民不敢。因抓到一个疑似冒充官吏,进行讹诈的泼皮,此人自称是灵武监监副,小民本想直接报县衙,又不能确定他的身份,特来一问究竟。”

监正见他客气,心里更是定了八九成,问:“这位公子是什么来历?”

苏晏道:“小民家里做茶叶生意,听闻平凉茶马边市将开,故远道而来。”

监正哂笑:“不瞒公子,这厮的确是灵武监的人,但并非监副,更非在籍官吏,而是临时工。他若行为不端,本官绝不包庇,当解职驱除,等一应手续办完,本官亲自将他扭送县衙。公子看,这处置是否妥当?”

去你奶奶的临时工,苏晏心骂。佯作一愣,像是没想到这位大人回答得如此坦诚,处置也算公道。

监正又说:“公子是信不过本官,想留下等手续办完,再同去县衙?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要不然公子留个地址,回头本官再派人联系你?”

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不爱多生事端,且外乡人难免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想法,他身为官员既然把态度都摆出来了,料想对方也不至于穷追到底。

果然,对方忙不迭行礼:“不敢麻烦大人。既然大人秉公处置,这事就到此为止。”

监正见这商贾家的小子带着侍从离开,方才骂李四:“废物!”李四赔笑:“多谢王大人回护,明日定加倍赚回来。”

王监正余怒未消地挥挥手,“得了吧,就你们这一天五两十两的,不成气候,本官什么时候才能把债务还清。”

李四随他走进厅堂,献计道:“实在不行,再去各苑草场看看,还有多少中卖的马?”

旁边一个同僚说:“早筛过了,挑不出几匹稍微中看的,都是又瘦又病。连草料都只剩发霉的,贱卖都没人要。”

李四又琢磨:“要不,牧军那边再转悠转悠,逮住一批没好好养马的,让他们交罚金。”

“得了吧,那些牧军比我们还穷,再罚也抠不出几个钱。再说,牧军逃亡一半有余,听说太仆寺和苑马寺的两位寺卿征不到新兵,向朝廷上奏,刑部便将各地犯死罪的发过来充军养马。那可都是重刑犯,凶残得很,又身无分文,别说勒索一个铜板了,临场不慎,反咬你一口肉都是轻的。”

“那……我拿地图过来,再划拉划拉,看各苑还有哪些草场可以卖?”

“稍肥的地都分块卖了,要么就是寺监内官员自己拿去还耕,剩下都是瘦得连草都长不高的,连种麦子都难抽穗,谁要买?”

李四想来想去,彻底没辙了,叹气:“我午后再去街上转转,看能不能逮只肥羊吧。”

王监正坐在一把旧太师椅上,也十分泄气,“每月就那么仨瓜俩枣的柴薪银,家人都养不活。都说‘宁做无品无流县衙吏,不当太仆苑马两寺卿’,不管品阶高低,什么衙门都能来踩我们几脚,连把总、管队这等低阶武官,都能骑在我们头上。这官当的憋屈,还不如平头老百姓呢!他娘的,把老子逼急了,也学咱们的顶头上司,苑马寺卿李大人,天天装病不上衙,领一份空饷,爱喝酒喝酒,爱睡觉睡觉!”

李四心道:你现在不就是领着饷不干事,爱喝酒喝酒,爱睡觉睡觉嘛?还要逼我们这些做下属的每日上缴银两,给你还债。

厅堂外的窗户边上,褚渊听得满眼怒火,咬牙低声说:“倒卖军马和草料、私占倒卖草场、勒索牧军、旷任不作为……这些寺监官员个个渎职枉法,真以为天高皇帝远,没人能管得到他们?”他提刀问苏晏:“大人,进去拿下他们?”

苏晏摇头:“小虾米几个,逮住了也没意思,反而打草惊蛇。根据他们透露的信息,先去各苑看看草场和马匹情况,接着去边军的军营瞧瞧。等情况掌握得差不多了,再去太仆寺与苑马寺,向两位卿大人要个交代。”

四人又听了一会儿,直到王监正离开,里面三个官吏又开始赌叶子戏,用输赢决定下一个出去坑钱的人,才悄然离开灵武监。

回到马车边上,苏晏让高朔取出地图,查看各个苑的位置。

高朔用手指在图上画出几处圈儿,解释道:“本地监寺早已残缺不全。先年声势浩大的六监二十四苑,如今只余两监六苑。两监,即是这灵武监,还有一个长乐监。六苑分别为开城、管宁、安定、清平、万安、黑水。”

苏晏被一堆苑名绕得头晕,直接问:“这六苑的草场如若都好好利用起来,最多能养多少战马?”

高朔答:“草场有肥瘦大小之分,未经丈量勘查,难以精确计算,卑职预估最多能养……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匹。”

苏晏抽了口气:“十万?光是陕西一司,残缺不全的六苑,就能保证全国三分之一骑兵战马的新旧轮换,若是再恢复当年的监苑数目,岂不是完全可以供应?另外,还有山西和辽东的太仆寺呢!

“你们知道,根据陕西行太仆寺上送的奏报,其监苑目前存马数量多少?说是只有两三万匹!马政之废,简直触目惊心!”

临行前,他尽职尽责地查阅过兵部的相关资料,皇帝也默默授予了充足的查阅权限。从中得知,养一支骑兵队的消耗,三倍于步兵队,可把骑兵训练好了,近十倍于步兵的战斗力将是最好的回报。昔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就是靠着一支无坚不摧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成为“上帝之鞭”。而训练骑兵,最基础的就是战马,没有足够的战马,骑兵就是无米之炊。

朝廷也深知战马对一国军力的重要性,一直强调:“国之大政在戎,戎之大政在马”。陕西土地广衍,水草便利,能把战马养成这样,也算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几名锦衣卫听了这个数量,露出诧异与愤慨之色。

苏晏皱起眉,不知是自语,还是说给他们听,“暂且不算种马来源,但算养马条件,官牧绰绰有余,运作好了,根本不需要民牧!户马法完全可以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