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再世权臣 天谢 2361 字 5个月前

七日前……离阿勒坦离开灵州,已过去近三个月。

从时间上看,阿勒坦的确是在回程半途遇害的。死讯传到瓦剌本部,虎阔力派人去灵州清水营打探情况,再递交国书给我朝,差不多也要三个月。

在阿勒坦出事后,关于这桩谋刺案,以及严城雪、霍 的涉案嫌疑,他已飞报天子知晓。

皇帝也曾私问他:你身处其时其地,当知前情后事,认为凶手是不是严霍二人?

苏晏斟酌后答:严霍二人虽有动机,但并无定罪的铁证。此案疑点重重,背后或有黑手拨弄,所图谋者令人深思。

皇帝批复道:先软禁。朕已着陕西提刑按察使密查之,你交接完案情,继续办你的差事。

故而苏晏离开灵州时,不但严城雪被关了禁闭,就连霍 也被赶来的按察使圈在营堡中,不得外出一步。

那时候,他也去禁室中见过严城雪一面,对方虽然容色憔悴,但精神状态尚可,并按照之前承诺的,想方设法调配解药。

反倒是霍 无法接受,把门锁砸得砰砰响,一直在大声叫屈,说他没有谋刺阿勒坦,老严更没有。只要放他出去,他挖地三尺也会把那个黑朵大巫抓回来,为自己洗冤。

然而,即使将清水营闭城大索,也找不出那个黑袍萨满,他就像一片象征着厄运与不祥的烟雾,来无影去无踪。

苏晏用冰凉的手指捡起地面上的密谕,继续看。

皇帝将瓦剌国书之事告知他,目的是为了让他远离灵州。“这并非单纯的刺杀案,恐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阴谋,即使朕将严霍二人作为凶手正法,此事也未必就能解决。”

苏晏的看法与皇帝不谋而合。

这看似是个很简单的选择题 交出两名犯了法的官员任由对方处置,再赔偿一笔抚恤金,就能平息瓦剌的愤怒,继续商议联盟事宜。

但实际上,这么做也就坐实了,阿勒坦的确是被铭国人以十分不义的理由杀害,这将严重损害大铭的声誉,并为将来的北疆局势埋下极大的祸根。

“只有抓住幕后黑手,揭开其中阴谋,此案才能真正了结。倘若做不到,我朝或将面临与鞑靼、瓦剌同时为敌的局面。届时北防必定吃紧,战事将起,清河……只在平凉一带督理马政即可,不可轻临城下。勿违朕命。”

苏晏的指尖在最后一句“勿违朕命”上划过,心底涌起浓浓的温暖与感动。

景隆帝日理万机,竟还分心挂念他,特意来信叮嘱他不可接近长城边隘,唯恐他被战火殃及。这般情意,远胜普通君臣,怎不叫他感慕缠怀?

苏晏收好密旨,对褚渊说:“皇爷的意思我晓得了。灵州那边如何安排?”

“朝廷已另派将领,负责领兵之事。”

苏晏颔首,又说:“麻烦褚统领帮我办件事。将我的手书带去灵州交予按察使大人,把严城雪、霍 两人押送来平凉府。一来,我有话要讯问他们;二来霍 在清水营经营多年,颇得人心,他不走,新任守将难免因此掣肘。”

褚渊略一思索,道:“还是苏大人考虑周到,卑职这便去办。”

褚渊告辞之后,荆红追皱起眉:“大人方才血不归经,是情志过激导致的气逆之症 ”

苏晏出言打断,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背:“听闻噩耗,一时情绪激动,如今无碍了。我与阿勒坦毕竟相识一场,虽然相处时间甚短,但说话投机,也算是朋友。他不在了,我难免唏嘘。”

荆红追见苏晏情绪渐平复,松了口气,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既已逝,生者徒悲无益,大人看开点。”

苏晏语气平淡:“知道。今夜惫懒,不想调理身体,你去休息吧。”

荆红追总还觉得有点不对劲,挨挨蹭蹭不想离开,一会儿给他端铜盆递毛巾,一会儿又替他解冠脱靴。

苏晏无奈道:“阿追还想说什么?我已经听劝了。”

荆红追摇头。见惯了生离死别,他也说不出什么劝解的话。

“那你还不走?我这儿什么都不缺了。”苏晏穿着寝衣坐在床沿,脸上明摆写着“赶客”两字。

荆红追把手伸进冰凉的被窝一摸,“不,大人还缺个暖床的。”

苏晏气笑了:“你想给我暖床?是不是还想接着侍个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