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兑哈哈一笑:“什么精彩不精彩的,工作需要,纯属逢场作戏。”
秦肃幽幽说道:“哦,你可真厉害,随便一作戏,人家就要把第一次给你。”
韩兑:“……”
他惊讶道:“秦肃同志,你的听力不错呀。”
秦肃一路上没再开口,一直拉着脸。韩兑则是因为把话说完了,累得够呛,他试了几次,见秦肃不回话,也懒得再说了。
到家里,他邀请秦肃去家里吃饭,秦肃拒绝,扭头离开了。
哟嗬,这家伙脾气还上来了。
韩兑也没去哄他,直接告诉秦直:“你哥来了,他生气了。”
秦直早知道他哥来了,但生气的事还不知道,就问韩兑怎么回事。
韩兑知道也不好说,摇头装作不知。
秦直出去了一会儿,回来告诉韩兑说,他哥去村口招待所住下了。本来秦直在农机厂有宿舍,秦肃平常来村里要么自己住宿舍,要么把秦直赶去住宿舍,他住韩兑家。现在却直接去住招待所。
韩兑想起秦肃没少帮助自己,便让李小波给他送了一盘饺子过去。李小波觉得吃饺子得配醋和蒜,就自作主张加了这两样。
秦肃一看到醋,不由得发散思维。
第二天上午,韩兑路过招待所一打听,得知秦肃一大早就离开了。
晚上,韩兑再次去找陈晨,没想到,有人捷足先登了。一问,原来是秦肃在里面,这家伙什么时候来的不知道。
韩兑是知道秦肃的聊天时长一般不会超过五分钟,于是就耐性等待。可他失算了。他们这一聊就是一个半小时。
韩兑明白自己被针对了。他也生气了。我这么做不都是为了我的工作吗?你还给我添乱。
他在秦肃出来前,扭头离开了。打算以后再好好教育这个家伙。
次日清晨,时记者兴冲冲地来找韩兑,得意地拿出《红岩日报》给他看,韩兑一看上面的大标题与韩李村有关,便激动地握住时泰林的手:“时记者,我代表我们全队社员,感谢你替我们说话。”
时泰林笑道:“不用客气,这是我的份内职责。”
韩兑立刻召集村民过来集体读报。
大家心情激动,争相传阅,时泰林在这里听到了他一生中听得最多的赞美:
“时记者不愧是省报的大记者,这角度这视野这文笔,单独一样拎出来,都能领先同行一大截,偏偏他还样样俱全。”
“是啊,这观察角度真独特,见解深刻,文学修养真高。”
“关键是客观公正,敢于为民请命,天生当记者的好料子。”
……
时泰林心中五味杂陈,激动、兴奋甚至有点惶恐。
时泰林对于韩李村的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不少人在讨论,八队这一模式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真如韩兑所说,是马克思主义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省里还在争论不休,工作组的成员也嗅到了一点不一样的风向。
市里已经发来电报询问他们的工作进展。
韩兑觉得转折要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