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宋锐又说:“这艘飞船在构想图纸中,有着完善的自循环生态系统,能高效利用新动力,并随时补充太阳能,可以承担50人的团队在太空生活十年以上。有了这艘飞船,一个全面的太空人才团队就可以带着完备的设施去火星、金星等较近的星球进行细致勘探,有充足的时间和安全的生活营地为地球寻找能源,或想方设法改造人类宜居地。”
易阿岚敏锐地发觉疑点:“只是构想?”
宋锐讳莫如深地笑了:“是的,二十年前的构想。”
那现在呢?眼前这个宇宙飞船完成了当初的设想吗?
宋锐没有解答,甚至眼神中带有狡黠:“这也是某些国家想要知道的,于是他们花大力气培养、招募间谍,投入金钱打通安插间谍的渠道,千方百计想要搞明白。而在没有搞明白之前,他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地坐等结果明朗。为了不落后,也得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而太空项目是短时间无法看到效益的,这就意味着执政党得长时间面临财政压力,不同的利益方因为这一件事不断产生分歧。更何况经历过十多年前的雷利·罗恩事件之后,不少国家对太空研发的资金投入十分谨慎了”
易阿岚知道雷利·罗恩。
如果雷利·罗恩还活着,应该也有九十岁的高龄了。这个人六十年前曾被誉为天才太空物理学家。像很多著名理科学者一样,很年轻的时候就展露出旷世奇绝的学识,雷利·罗恩大概在三十岁时就提出了至今都被认可的多条太空科学权威理论,当时雷利·罗恩被全世界称为最有希望带领人类飞向太空的领头羊。
但在那之后的六十年内,雷利·罗恩在太空物理方面再无建树。这倒也罢了,真正令他声名狼藉的是在这期间,雷利·罗恩多次更换国籍,每加入一个国家,都拿到了少则数亿多则百亿的研发资金,这些不同国家的不同数目的资金都走向了同一个归宿,那就是毫无所获。雷利·罗恩凭借他年轻时的名气,用了三十多年才消耗完大家对他的信任和崇拜。一直到十多年前,没有一个国家再愿意接收雷利·罗恩,更不愿意听他的花言巧语投入金钱和设备。那之后,雷利·罗恩就销声匿迹了。
而如今,有不少接收过雷利·罗恩的国家都怀疑那其实是一场来自a国的骗局,雷利·罗恩消耗了他们本该用于民生建设的巨额财政收入。
回想起雷利·罗恩事件始末,易阿岚忽然懂了,s计划也许是一场惠及后代的宏伟工程,也或许是一场故意撒网引人上钩的太空竞赛。
而到底是什么,或者两者皆是,这种疑惑本身,就是s计划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
就目前来看,s计划咬住了至少一个十分出色的间谍。这个间谍为s计划投入得越多,国家的其他方面就愈加安全,在三十二日里尤其如此。
然而遗憾的是,也有一个十分出色的飞行员因此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