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翻阅诗集了,不管古诗还是现代诗。
诗,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文体。它能以最简练的短句,排列出最精彩的意境,因为如此,我始终觉得“诗”这样的存在,非常神奇。
虽然我是没有能力做诗的,但对于那些写出能让我起共鸣诗句的诗人,我总是无比拜服。在正当迷恋时,自然在书局里不断搜寻,看到那些人写的诗集,翻也没翻,就直接抱回家……当然,有没有看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书柜里的诗集,有的被重复翻阅,都翻得起毛边了,有的却还一如刚从书局领养回来的样子,整本书干干净净,没有摺痕、没有毛边,顶多只在几页令我有感触的诗句上,写了几句感言。
在如今一切依赖电脑的时代,我们需要查找什么知识,都只需在网上搜寻就能轻易获得,甚至买书,也有网路书店完美到家的服务。这便注定了实体书店的门庭冷落车马稀,无可挽回地朝式微的路上走去。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静下心来捧着一本书读上大半天了。尤其是诗,这些属于我的诗集,在属于我之后,看完的、看一半的、没怎么翻的,就堆放在那儿被静静遗忘,想想,竟有两三年没搭理了啊!
在准备开新稿的那几天,清理完所有书柜,找出可能用得着的工具书,也把所有现代诗都找了出来。一本一本翻看,看着曾经在里头写下的感言,也看着每一个摺页的地方,重读那几首曾经让我深深铭记的诗句。
于是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十几年前曾经令我喜欢到非要背起来,甚至另外抄写在笔记本里的某些诗句,如今读起来有些并没有太大感觉了,甚至怀疑当年怎会为了这样的句子感动得半死,甚至为了那首诗而买下一本诗集,对着那诗写下满纸荒唐言……
岁月证明,人是会成长的,而成长,则会让人改变。不一定更好,不一定更成熟,但是口味的改变则是一定的。就像二十五岁之前,我喜欢味道重的食物,爱吃红烧牛肉面、爱吃泡菜火锅、爱喝奶茶、爱吃巧克力等等。而如今,我更爱清淡的汤头、食物的原味、清香的茶叶,然后,不怎么吃巧克力了,更愿意吃水果一些。连爱吃的东西都可以变了,阅读的口味又怎么会不变,是吧?
重读诗集,除了发现年少时感动的诗,现在不感动了,还发现曾经读不懂的诗,居然有些能读懂了!以前觉得乏味的作品,现在却喜欢得非要记下……可能是口味不同,可能是年龄阅历的增进,总之,那些旧诗集,竟让我觉得仿若初相见。
本来无意在这个故事里的每个章回放置诗句的,但因为找到了几首觉得可以应景的,也就放了。当然,大多是夏宇,其他才是别的。既然放了,就找个全,十章都放了吧!所以每天晚上入睡前,都在看诗。
我一直都喜欢夏宇,但我得承认她的诗,我很多都看不懂。但这并不妨碍我去欣赏她!我手上有两本她的备忘录,这书初版发行于l984年,距今已有二十六年了,而她的诗作,看起来却仍然如此“新”!不太有时代的隔阂感,所以我一直觉得她是个很神奇的人。
被称为诗人的作家很多,但我深信没人像她这样把诗写得这么奇诡,短短的文字,在她的组合下,变得很活,很难以形容,虽然无法很精确地表达她的诗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但印象绝对是独特的!
重新读诗,夏宇带给我的惊喜仍然最多。当然,还是有许多读不懂的,所以我想,过个两三年再来读一遍,或许又有了新的收获。
以前就谈过夏宇了,所以对她的谈论就到此为止,我想,喜欢她的人,早就喜欢了,也不必我再多舌推销。
这次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诗,却不是每一首都能使用在小说里,就另外记在笔记本里,记住这一刻的喜欢心情。
当然,太过知名的诗人,我们耳熟能详,轻易可以在网上找到他们的作品名句加以欣赏,也无须在此着墨太多,喜欢的自然会去找来看。
我推荐大家去找达赖六世仓央嘉措的作品。
我喜欢在他的词里找中意的断句,例如: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