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现在住的元帅府虽然没有他们在上京城的府邸大,但是也不小,里面的院子也挺多的,他们夫夫俩个住的正院,两个双胞胎不肯分开住,就还是住一个院子。三宝的年纪还小一些,平时就跟他们住在正院这边,不过现在已经不和他们睡一个屋子了,夜里睡在他们屋子旁边的小屋子里,两个哥哥也经常会把弟弟带到他们那边的院子去玩,偶尔夜里也会睡在两个哥哥那边。
最近几日纪原整日在外面跑,外面又下着雨,他就没有把小儿子一起带出去,就还是留着小儿子在家里跟着两个哥哥玩。
“等过几日书院开学了,宇麒和宇麟俩个到书院去读书,就没这么多时间在家里玩了。”要不是小儿子年纪还小,纪原都想把小儿子送到书院去读书了。
说到书院赵长明才想起了一件事,问他们家纪大人道:“书院什么时候开学吗?军中有将领问我这个事,说想把家里的孩子送到书院去读书行不行。我说不清楚这些事情,得回来问问你才知道。”
“本来是定在初八那天的,不过最近不是忙着春耕吗?大家都忙,就把时间推到了月中的十五号了。”倒不是因为学生来不了,而是先生们这会儿全部都去种地了,没有先生讲学,这不开学的事情又推延了几日了。
“是谁让你问的?”纪原问道。
赵长明说了几个名字,纪原都有点印象,上回他们还一起吃过饭的,其中几人他都见过。
既然赵元帅都开口了,纪原也不好不给点方便,就给他们家赵元帅提前泄露一点会考的内容:“书院到时候招手学生还有考试,得考过了才能进去读,考试的内容不会太难,你让他们家的孩子学会背一段三字经、学两首古诗词、还有学会一点简单的算术。实在不行就让他们教孩子打一套拳,到时候我们书院里会有一个武术班,读书不行的话就塞到武术班去练武吧。”
“我看还是让他们教孩子打一套拳吧,前头那些对他们几家的孩子来说太难了。”倒不是赵长明看不起手下那帮属下家中的孩子,而是那几个小子不少他都见过,一个个皮得跟猴似的,要让他们坐在屋子里听先生讲学,怕是比他们老子拿棍子抽他们还难受。
“也行,到时候我与会招生的夫子讲清楚的。”纪大人这是答应给赵元帅走后门了。
说完了别人的事情后,赵长明才想起今日纪大人走之前说有事跟他商量,就问道:“哎,你今日说等回来再跟我商量什么事了?”
“哦,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纪原一扶额头,才想起有件事忘记跟他们家赵元帅说了,就提到了他们西北的人口,还有提到了王县令提出的解决方案,还有他自己的一些想法,“我是想,要是两边一起开展的话,能迁一部分人来咱们这边补充流失的人口,再等将士们成亲了生的孩子长大,咱们西北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日后就不用担心地没人种了。”
赵长明一听就高兴了,举双手赞成纪大人后面的提议:“要是纪大人能帮我们军中的将士们解决人生大事,我代替我们军中的将士们感谢纪大人。纪大人需要什么帮忙的尽管开口,只要本帅可以做得到的,本帅和军中的将士们都一定义不容辞。”
“你们军中现在还有多少未婚的将士,有多少是打算在这里娶妻生子落户安家的?”纪原问。
具体的赵长明也不知道,不会应该是不少,但是有一点赵长明可以肯定的:“只要能有媳妇给他们,本帅保证他们肯定愿意在这里落户安家。”
纪原一想军营里那么多未婚的将士,要是每个都在安阳这边落户安家,安家缺少人口的事定然能解决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要是每个将士都要找个媳妇,咱们要找多少姑娘到这边来了?”
“还有,咱们上哪找这么多未婚的姑娘?”
“纪大人吃菜吃菜,这个问题咱们慢慢想,只要咱们眼下能解决士兵的婚姻大事,有几个算几个,纪大人你说是吧?”为了讨好他们家纪大人,赵元帅不仅亲自帮贾大人夹菜倒酒,就差给喂到纪大人的嘴里了。
纪原看着献殷勤而不帮忙动脑子的男人,简直是被气笑了。
等吃饱后回到屋子里,纪原还享受了一番赵元帅的搓背捏肩,只不过捏着捏着两个人就滚到了床上去了。
睡前纪原还想起自己要去看几个孩子的事,只是事后他累得连手都不想抬起来,更别说下床还要走那么远到隔壁的院子去看几个孩子了,于是看望孩子的事就只好留到第二天早上了。
“睡吧。”赵长明搂着怀里软香的纪大人,在纪大人的额头上落下一个亲吻。
睡着了的纪大人安静又美好,长长的睫毛像是一把小扇子似的覆盖在眼睑下,唇色也是粉粉的,被他亲过的唇颜色有点深。
亲了纪大人一口之后就有点一发不可收拾,细碎的亲吻从纪大人的额头落到纪大人的鼻尖、唇上,直到听到纪大人发出不满的嘤咛声,赵长明才停止了动作。
在睡梦里没有人打扰的纪原发出一身长长的叹息,终于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
第260章 书院招生
春耕结束后,就到了安阳书院招生的日子。
招生的红榜上个月就张贴到了城门口,官府重办官学的消息像是长了脚一样传遍了整个西北各大郡县,许多接到消息的人不管这个消息是否属实,都带着家中小儿往安阳城赶来。等来了安阳城后,不少人才发现原来不止他们家带孩子来了,他们还在这里见到了不少的老熟人,都在心里无比的庆幸,还好他们也带自家孩子来了。
提前好几日安阳城里的客栈酒楼中的客房就被外地赶来的人住满了,来的这些人大多带着孩子一起来,还有一些从外地赶来的读书人,都是为了安阳书院招生一事而来。
安阳城中的商人富户,和许多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也给家中的小儿报了名去参加考试。
而普通老百姓之所以也敢给家中的小儿报名,原因是张贴出来的红榜上写得清清楚楚,其中有一条注明了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免去束 ,这让一些家里普通的老百姓也起了给家中孩子去读书的念头,万一他们家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呢是吧?
“快快,咱们快点去,别去慢让别人抢光名额了。”
“别人都走了,咱们也赶紧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