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了想·认真地说道,“皇后想要见臣妇,臣妇莫敢不从,您是母仪天下的中宫之主,臣妇虽蒙皇上恩顾成了安平王妃,但规矩礼仪却是必要遵守的·又岂敢怪您?只是,有一句话,臣妇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裴皇后连忙说道,“大嫂与我是家人,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明萱便福了一身说道,“安平王与皇后娘娘身上流着一半相同的血脉,这件事天下共知,安平王是皇后娘娘的嫡长兄,原本您宽待娘家人,唤臣妇一句大嫂,臣妇虽觉惶恐,却还是受了。可如今皇上已经赐了安平王国姓,安平王承袭襄楚王的衣钵,从的是永嘉郡主的血脉,序起辈分来,皇上是安平王的表舅,安平王则是皇上的表侄儿。”
她顿了顿,“皇后娘娘依旧沿着从前的习惯唤臣妇为大嫂,岂不是乱了辈分?臣妇惶恐。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岂不是要以为皇后娘娘您不认同皇上赐安平王国姓一事,这……这便有些不好了。
周朝皇室曾有过姑侄共侍一君的先例,因此皇室联姻,并不怎么在意女家亲戚间的辈分,也有过表姐妹嫁给了周室叔侄的前例,凡此,皆是以周朝皇室的辈分而序,所以裴静宸与皇上之间的关系,从舅兄和妹夫变成了表侄和表舅,时人并不以此为怪,连裴静宸自己也并不在意
明萱这番话很明显是想要将安平王府从裴家大房的战车上扯下来,不希望与杨氏和裴静宵有一丝一毫的联系,裴皇后虽然被气得不轻,可是却没有法子对明萱说一个“不”字。
是的,明萱说得没有错,裴皇后若是继续以大嫂相称,便是不遵皇上的旨意,有忤逆皇上之嫌,她如今在宫中处境不堪,本就不得皇上宠爱,惠妃又虎禳‘眈眈地寻着她出错漏好借机上位,她其实是一丝错处也不艚犯的,只要行差踏错一步,便有粉身碎骨的危险。
裴皇后略显尴尬地咳了一声,“得亏安平王妃提醒,倒是本宫妄言了。”
既然已无亲近的可能,她便也不再扮演平易近人,不称大嫂,也不再自言“我”。
这句“本宫”,十足显示了皇后的威严,但明萱听在耳里却觉得舒服多了。她知道裴静宸如今姓了周,可是这并不能代表他从此与裴家无关,这辈子他都和裴皇后撇不清关系的,可是这层关系彼此之间心知肚明便好,实在没有必要故作亲近,因为原本就不是亲近的关系,真论起来,因为杨氏,她和裴皇后之间其实也算得上是仇敌。
裴皇后蜡黄的脸色一时有些难看,只是她仍旧保持着皇后气度,并没有立时发作。
偌大的坤宁宫正殿一时寂静无声,这时裴皇后身边的女官领着小宫女上茶水,裴皇后便借机笑着说道,“这是前阵子临南王世子进贡的须眉茶,在南疆虽不少见,可是盛京城中却唯独宫里头有得喝,安平王妃和黄衣姑娘尝尝看味道如何?”
须眉茶是南疆特产,只在气候炎热的地方生长,每年临南王都会派人进贡入宫。
明萱端着这茶有些为难,她如今怀着身子,在饮食上特别注意,莫说这从来都没有喝过的茶水,便是常见的那些她也是滴口不沾的,只是在这坤宁宫内裴皇后发了话,她若是推拒或者不喝,都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