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沁娘自知道他乃当朝皇子就已经惊诧不已,再听说要去皇宫重地,心下震动,犹豫不决,便告知十一皇子自身已是有夫之妇,草民百姓,不敢随便去那圣地惊扰。无奈十一皇子态度异常坚决,几番邀请,沁娘也几番拒绝,推脱不下,便随十一皇子进了皇宫圣地。这里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威严沉穆,简直不是人间的时日。

十一皇子刚一吩咐下去,满汉全席便堆在了沁娘眼前,沁娘的心自见到皇子就没停止过狂跳,一直忐忑不安,面对这许多人间不可多得的美食,她却没了胃口,只顾着忐忑了。心神不定间,十一皇子亲自为她夹来好几头鲍鱼,她不好意思地推却,无奈十一皇子已将鲍鱼夹来要亲自喂她,这下她更局促不安了。纵然她前十几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遇到过千变万化的场合,可今日却是当朝十一皇子亲自在皇宫里给她夹菜亲自要喂她,她何时见过这等场合,又有几人经过这等场合,这样的际遇是好是坏,她心下自然忐忑不已。

好不容易应付了这顿丰盛却如鲠在喉的盛宴,她说天晚了,要回家,皇子便亲自驾着马车将她送回了家,柳庭芳还是没有回来。这一晚,沁娘的心辗转不已,难以成眠。皇子那张秀美俊朗的脸,那温柔痴缠的举动,那体贴熨籍的举动和话语老是在她心里碾过,搅得她心海翻腾不已,挥之不去。

第二日,皇子早早骑马来到了她的住处,说邀请她上郊外去游玩,她矜持但是却又有些欲拒还迎地说,不去了,柳郎可能今日回来,我在家等他算了。皇子不由她再推辞,而是拉起她就上了他的马。在姹紫嫣红、缤纷明媚、柳绿桃红的京城郊外,沁娘很开心地被皇子温柔地引领着环游了一圈,不时地被皇子的甜言蜜语逗地娇笑不已,还在皇子的纠缠下为他唱了一曲曲子,他则吹起长萧轻轻和着,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皆叹郎才女貌,天造地设,沁娘听这话脸红心跳不已,偷眼看皇子却是得意舒畅不已。

晚上回到家中,柳郎回来了,很高兴地告诉沁娘说要去四川做几单大的生意,是朝中权贵介绍的,且有朝廷密信保驾护航。沁娘惊诧不已,但随即明白了其中玄机。她掩饰着心跳和不安,不知该不该告知自己与皇子交好。可是她犹豫再三,还是说不出口。柳郎一早起来就去了四川,嘱咐沁娘先在京城待上一段时日,过段时日等四川那边安顿好再过来接她。她眼泪婆娑地送走了柳郎,却又有点点莫名的兴奋和期待,仿佛在等着什么。皇子在这天中午又骑着他的高头大马来到了她的住处,邀请她去皇宫游玩,她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在皇宫里待了四五日,天天与皇子在一起嬉戏游玩,她完全忘记了自己已是个有夫之妇,只觉得跟皇子在一起日子过得飞快,而柳郎一去居然杳无音讯,她想他定是忙于生意而忘记了跟她联系,她有点盼望,却又有点害怕他会跟她联系。

这几日与皇子相处下来,她发现了皇子眼中那默默的温情,他是爱她的,他对她说要娶她,哪怕不要这大好河山和荣华富贵。她知道他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因为所有皇子里就剩他和三皇子,其他的都夭折了。可是他居然告诉她,为了她这样一个有夫之妇而愿意放弃皇位,还要娶她,这让她感动得泪水涟涟,却又深感对不住柳郎,他还一直蒙在鼓里,而且他去四川肯定是十一皇子暗中安排的。皇子就是想多些时日跟她在一块温柔缠绵,完全不在乎她已是人家妻室,完全不在乎她过去曾是一卑微戏子。

皇子在京郊给她安置了一处更好的住处,她便安静而又惶恐不安地待在这里,后来她对皇子说这里风景不够优美,皇子于是斥巨资给她建了个人工花园,她说她喜欢吃荔枝,于是一骑红尘妃子笑,她便如同当年的杨贵妃一般吃到了他派专人从岭南运回来的新鲜荔枝。她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享尽了皇子的温情体贴。

许多时日过去了,她却等来了柳郎的一纸休书。她并不知道,这也是深深爱慕她的十一皇子差人以朝廷的名义逼迫柳郎做出如此举动的。柳郎那时方才醒悟这一切的一切,登时昏死过去,醒后心泪枯竭的他无奈只得写一休书交付皇子仆从。她接到休书后,心里像刀子在撕剜一般,泪雨滂沱,她知道自己辜负了曾经深爱她的柳郎,她知道她永远地伤害了曾经对她那么好的柳郎,可是这一切皆不能再回头了。可是她知道自己的心很痛很痛,为了柳郎,为了自己对他的辜负。

再过些时日,忧伤渐渐平复了些,皇子还是似往常一般对她千般万般好,她也非常享受着他的柔情蜜意。他说过些日子,就跟她拜堂成亲,她心虽有不安,可想着能跟他在一起也是好的,毕竟自己是喜欢他的,这喜欢不同于对柳郎的喜欢。对柳郎,她觉得他带给她安心的感觉,跟他在一起她觉得什么也不害怕,而对皇子,她觉得他带给他很多青春的激情和快乐,跟他在一起总听不够他对她的甜言蜜语,总觉得日子过得飞快,而他对她也是这般的好,这般的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贝一般疼爱不已,还为了能够拥有她而做出与他性格不符的逼迫柳郎的举动,她虽也有几分怨他,可感动于他对她的痴心,知道他是爱她如命才做出如此举动,也就原谅了他。

那日,皇子从她住处离开,说是今日父皇要求他和三皇子来个比赛,有武斗,有文斗,主要想看看到底谁更适合成为未来的一国之君。她倒并不希望他成为什么皇帝,只求与他过平常百姓家的日子就好。她在住处等他回来,可是等了好些时候也不见消息,还是皇子的一个亲信仆从趋马而来,告知她噩耗,原来十一皇子在与三皇子斗武时不慎被三皇子的长毛刺中胸膛,救治无效,已经归西。她听后觉得悲痛欲绝,心如刀割,昏厥过去,良久,她才悠悠醒来,却茫然无措,不知身在何方,又将向何处去。

多年以后,已经白发苍苍的她在一处僻静庵里静静修行了几十年,日日诵经,吃斋念佛,深感自己已与红尘断了干系,只想做那浮云野鹤,从此了无牵挂。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余野菜花

汝宁是个很有才气的女子,不光才气逼人,而且相貌也很美,又很年轻,所以这样才色兼备的妙龄女子自然被众多的男子追求,每日里应付这些人都成了她的一大烦 心事,因为她原本只爱写写字,画几笔画,有灵感时作作诗,她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喝酒。说起喝酒,那可是海量啊。只是她家境贫寒,买不起很好的酒,一般只 能喝些自家酿的酒。

要说这酒量还是从老爹那里学来的。老爹是个老秀才,虽有满腹诗书,可是一直在功名路上不顺畅,他一直想考到更好的功名,无奈每回都名落孙山,这样过了许多 年后,他头发也白了,心力交瘁,所以恋上了酒,从此对仕途功名也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汝宁她娘是个不识字的农家女子,这许多年跟着汝宁她爹可受了不少苦,一 直靠着自己那点酿酒的技艺再兼帮人做点女红而供着丈夫考功名,还要供养汝宁。

虽然穷困潦倒,可看着自己的闺女出落得越发窈窕秀丽、婷婷袅袅,做娘的心里也万分的高兴和欣慰,一心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不要再过这等苦日子。老爹打她很 小时就教她诗词歌赋,有事没事地教她书法和画画,她娘那时候看着这爷两一老一少只顾着忙活这些玄乎的东西,却不帮正忙得不可开交的她 哪怕一手,就对汝宁 说,女儿家家的,学这些劳什子有什么用,还不如跟为娘的学些女红,将来嫁人可是要学会女红的。每每她娘这样对她说时,小小的她就朝她娘挤眉弄眼,撇嘴翘 鼻,才不信她娘那一套呢。她可不想将来像娘这样天天只知道酿酒、做女红,她喜欢的是诗词歌赋,舞文弄墨,这样的事情才能让她感觉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才能 让她感觉到快乐,这是她那个不识字的娘永远也理解不了的。

汝宁在诗文方面颇有天分,她爹看着很高兴,到她稍大一点时,爹就时常和她对对联,一起作诗,爹说出上一句,汝宁就马上接下一句,她爹就很认真地给她分析哪 个字用得好,哪个字用得不好,她因而从中学到很多作诗的玄机和技巧,灵感当然是最重要的。汝宁从小跟爹一起喝酒,一喝酒就特别有灵感,一有灵感她就文若泉 涌,写出来的诗作让爹大为赞赏,甚至知府大人都知道了她的大名,百姓们都说这姑娘将来可是要成为班婕妤那样的女官的,都说她老爹老娘有眼光,她一定能实现 她老爹的夙愿的。

到汝宁十六岁时,她遇见了让她心动的男子,这男子叫木元,乃是邻县知府,已有一妻庞氏。木元也是早闻汝宁的才华名气,故在自己寿辰之时邀请汝宁和她爹来府 上做客。席间,汝宁与木元一唱一和,作诗作画,木元深叹该女子乃巾帼奇才,不可多得,再见她朱唇皓齿、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出落得如 此窈窕姝秀,姱修滂浩,因此心中有些想入非非,这一切都没能瞒过庞氏的眼睛,她妒火中烧,恨不能立马将汝宁父女赶出去。年少单纯的汝宁可是不管这许多的, 她也深为知府大人的才气所倾倒,看他的诗作,看他的画作,居然跟老爹有得一拼,不愧是知府大人。更何况他也还算相貌朗朗,轩昂若玉的,年岁虽大自己一轮 多,但是不碍自己对他的爱慕,于是心也飘飘,老爹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但有种感觉,即是不想让女儿嫁给知府为妾。

沁娘自知道他乃当朝皇子就已经惊诧不已,再听说要去皇宫重地,心下震动,犹豫不决,便告知十一皇子自身已是有夫之妇,草民百姓,不敢随便去那圣地惊扰。无奈十一皇子态度异常坚决,几番邀请,沁娘也几番拒绝,推脱不下,便随十一皇子进了皇宫圣地。这里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威严沉穆,简直不是人间的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