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十七岁,正是大好花样年华。这日,她正在楼上闺房里绣着牡丹花儿,老鸨子来了,后面跟着一个翩翩青年公子。
湄儿赶紧放下手中活儿,略带羞涩矜持地起身,给那公子道安。道安时她偷偷抬起眼帘来,瞥见眼前这个青年男子很是风流倜傥,心里顿时生起一股爱慕之意。这男子也惊讶于媚儿的娟娟静美,婀娜姿秀,雅韵清新,一时陶醉地不知如何是好,竟呆立在那儿只痴痴望着眼前这等美好若花的人儿。
时逢雨雾飘渺,两人相对,半饷无言,后来,那公子恍然回过神思来,面色羞涩得微红地自我介绍,湄儿这才知道他乃是保国功臣龙少吟。这秦少吟可是声势显赫啊,当年他保护圣上立了大功,皇上对他恩宠有加,谁人不敬他三分,让他七分?
闻听盛名,湄儿有些惊讶了。不知这大名鼎鼎的秦公子来此地有何贵干,难不成他是专门到此地来寻花问柳不成。
许是看出了湄儿眼中的疑惑,秦少吟解释说,有人跟他提起过湄儿芳名,心里早就生了爱慕之心,故而慕名前来会会,领教传说中姑娘的那等芳华秀雅,才色奇绝。湄儿闻听此言,登时红了脸面,虽说她日日在这烟花之地打滚,阅人无数,早就处变不惊,宠辱从容,淡定如风,但不知怎的,当听闻眼前这俊秀公子早就对她心生爱慕之言便有些面红心跳的,心下鼓鸣锣响的。
秦公子一时激动,对眼前的美人儿说,我此番是前来与姑娘商讨要事的,请姑娘一定答应。湄儿这回笑了,被秦公子的憨态和着急给逗笑了。问秦公子,我有什么值得秦公子您大老远地赶过来商讨的?
那秦公子便说想将湄儿娶回去,因为早就闻听姑娘大名,心里一直思念着,爱慕着。
湄儿惊了一下,转而又有些失落,却又高兴起来。但碍于矜持,没有马上表态,但她的笑颜分明告知秦公子这事儿有谱。
这年秋天,湄儿登上了秦少吟来迎娶她的大红花轿,她那本就倾国倾城的姿色在大红大彩的的凤冠霞帔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娇艳无比,醉人无数了。
按风俗,当时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但秦少吟想着自己的地位,也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就特地派了五千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秦府,盛况空前,成为那时南京城里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这场声势浩大的迎亲虽然风光无限,但是却并没让湄儿感到丝毫开心,因为她本就不想如此招摇的,因为自己的出身如此卑贱,这样地过度炫耀招摇还不让是更加人耻笑啊。之前她跟秦少吟商议过的,秦少吟那时答应她简单低调办事,却不想他临时又还是按照他之前的想法行事了,这让湄儿还未入得秦府就心下忐忑,心想自己再美也终究不过一个卑贱的歌舞伎啊,这秦少吟只是垂涎于自己的美貌,何曾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过,何曾真正看得起她这等卑微人儿?
刚进秦府那会儿,湄儿确实过了段郎情妾意的美日子,秦少吟一有时间就陪在她身边,跟她一起赏花饮酒,吟诗作对的。可聪明多情的湄儿总是隐隐感到不安。时常在独处时深深感慨,自己在风月烟花之地也是供人玩赏的歌舞伎,来到这秦府中也不过是一叶飘萍,这秦少吟现在对自己是好,但都是表面上的,就是贪恋她的美貌,没有别的。等过了这段时间,他的新鲜劲过去了,也就不会把她放在心上了。每每想到此处,她都觉得自己太可怜。
果然过不多久,玩腻了的秦少吟就把湄儿给冷落了,他依然流连于烟花柳巷之中,陶醉于温柔缱绻之乡。那曾经芳华盖世的湄儿也不过他眼中的过眼云烟,不曾在他那颗滥情自私的心里留下丝毫痕迹。
湄儿起初以泪洗面,过后也就看清了,其实她早该看清的。她想着自己这短短韶华就经历过这么多的人生磨难,在这秦府总归还是比在那烟花之地卖笑的好,起码衣食无忧,起码再不用强颜欢笑,再不用被人诋毁看轻,所以她也就死了心,过起了清心寡欲,悠闲自在的日子。
世事沧桑变幻,那时清兵南下,秦少吟见风使舵,为保身家性命,不惜忘国降清。不久,他就带着全家人移居京师。时日不久,彻底掌握了政权的清廷又将他软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