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车内的袁世凯没注意到熟悉的身影离他越来越远,杨度猜的还真没错,此刻他红光满面、眉露春风,换火车的短短十几米路也走得虎虎生风,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让前来送行和陪同的北洋官员暗暗振奋,老爷子这是又回来了。
车厢内侍卫早已升起了两个大火盆,平时极怕冷的他刚步入车厢就觉得有些燥热,挥手撤去一个后坐下问道:“杏城,杨秋和宋教仁这几天在天津还老实吗?”
杨士琦接过丫鬟送来的新鲜参片,放在袁世凯面前让他服用后才回道:“听洋人说,杨秋到了天津后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整日就在美国商会内和洋商闲聊。宋教仁倒是很勤快,一会跑洋人公使馆,一会又去大学演讲,整个天津卫都是他的声音。”
他继续说道:“梁士诒刚才发电报来了,昨夜章太炎和蔡元培两人已经答应我们的条件,国会召开后立刻裁撤南京留守,保证暂不对政fu进行调整,一切等到年底宪法草案表决后再行商议。还有杨秋本不同意将我们的统一党也联合起来,宋教仁亲赴几次后昨夜也松口了,表示可以考虑三党联合组建国民统一阵线。”
袁世凯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国会,最反感的也是这个党、那个党,所以听到又是搞什么联合,胃口都没了,将剩下几片鲜参推到旁边,问道:“这些事你们看着办就行了,只是这次杨秋为何如此低调不出门?以杏诚看他是不是闻到了什么味道?二庵那边可有他军队调动的新消息来?”
杨士琦已经知晓了赵秉钧的事情,他对此事是赞成的,暗杀虽然名气臭了点可却能一了百了,到最后大不了推几个替罪羊就行,所以也没惊讶。说道:“大总统以为杨秋会猜不到咱们要对付他吗?可惜此人白长了副好皮囊,报纸上还天天宣传他湖北大战时日夜都在前线和将士们同吃同眠,依我看全都是吹出来的,智庵这回恐怕是找不到好机会了。”
见他恼怒,袁世凯呵呵一笑:“那些记者的话还能信?他们没说母猪上树已经是很好了。”
今天他的心情是真好,换做前几天知道暗杀杨秋会流产恐怕早就着急上火了,可今天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这种大变化显然是因为日本的事情已经基本定了。杨士琦是参与此事的人之一,也知道等过了这段就要正式找个由头开打,所以也把部分心思放在了军事上,介绍道:“二庵那边还没发现什么大动静,就是武胜关方向最近巡逻密了很多,连火车通过都要停车盘查,我估摸着应该是怕杨秋出事,我们这边突然出手进行的提前准备。广西算是太平了,云南还打着,四川和湖南除了几个新部队外也没见大动静。”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拍拍额头:“瞧我这记性。二庵来电报说,最近信阳天上多了很多洋人那种飞机,几乎每天都要来三四架,他觉得应该是杨秋的人在查看我们的部署。”
袁世凯虽然对党派政治一窍不通,但对新军事装备却很敏感,为此他也引进了几架飞机,所以对杨秋忽然装备了这么多飞机提高了警觉,问道:“可查到杨秋买了多少飞机?”
杨士琦说道:“去年从美国买了15架,还是他那位新夫人的关系走致公堂的路子。上回有消息说他从德国买了批发动机,还把冯如等几个人揽去重庆建厂,说要自己造飞机。是不是造出来还没消息,但从二庵的话来看应该是造出几架了,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还天天飞来飞去。”
“这个杨秋,要是愿意跟随老夫该多好。”听说杨秋找人自己造飞机,连袁世凯都叹了口气,说道:“看他在西南所作所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哎!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