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五章 开战前夜

辛亥大英雄 河马散人 2135 字 5个月前

2艘从琉球抵达基隆的矶风级驱逐舰护送完运输船后,冒着夜色舰艏劈出两道白波向海峡缓缓逼近。由于第二舰队布雷行动并没保密,所以日本海军已经得知这一带有大量水雷。驱逐舰的任务是尽快找到航道,并击沉那些还在布雷的船只。所以当它们刚水雷阵不远,见到十几艘渔船组成的布雷船队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开炮发起进攻。

炮声就打破了海峡的寂静,护航的4艘1917年从美国半价买回来的保尔丁级驱逐舰从斜刺里横冲上来,早在海峡冲突的第一时间水兵们就被要求做好准备。虽然他们的5门76舰炮不如对手的4门120舰炮,但经历过长达两年大西洋护航任务的第二舰队驱逐舰支队也并不弱于下风,反而利用速度屡屡冲击敌人。夜色中高速航行导致大口径舰炮都发挥不好,反倒是保尔丁级改装后加的双联37速射炮效果最佳,点点火珠串成一道赤红色流星冲向黑暗中的敌人。日本舰长发现大口径舰炮不合适后,干脆也用副炮迎战,而主炮则对准了那些缺乏防护的布雷舰。轰一个巨大的火球点海面,一艘装载了12枚水雷的渔船被击中爆炸,碎片和尸体高高扬起数百米,整艘船都散落成了残骸。

渔船爆炸让护航驱逐舰支队眼睛都红了,编号17号驱逐舰上舰长干脆打出明码灯语,让其它三舰掩护后加速到32节向日本驱逐舰狂冲而去。两艘日本驱逐舰见状几乎把全部火力都向它撒来,爆炸和火焰瞬间就从17号驱逐舰甲板上弥漫开。但这没挡住这位疯子舰长的突击,当距离接近到2000米后,这位舰长果断转舵,将舰体舯部两座双联发射架内的四枚600毫米重型獠牙甲型鱼雷全部打向对方。2000米距离,45节的情况下即使驱逐舰也很难闪避,为首的日本驱逐舰急速规避却还是没能躲开被击中的命运,但就在大爆炸发生的同时,第二艘日本驱逐舰却也给了17号致命炮击,一连串的炮弹钻入了弹药舱。

两团几乎同时冲天而起的黑红色烟团,预示着一场残酷海上游击战拉开了大幕。

距离交战区不远的舟山群岛第二舰队潜艇支队基地内,3艘明显比第一代大了不少的潜艇如同鲸鱼般安静地停泊在江轮旁。青岛大战立下赫赫战功的白玉堂正指挥水兵从江轮内搬出一箱箱油布密封的货物装上船。

杨秋提出海军正规化建军目标后,各类战舰命名规则也随之确定,潜艇部队一律都已蛟龙的蛟字开头(意喻深海大泽藏蛟龙),各舰按序号排列,而内部再按不同型号细分。白玉堂现在指挥的就是去年才下水交付的蛟47号潜艇。与之前的潜艇相比,水上吨位已经放大到821吨,水下785吨,水上航速13节,通气管10节,水下7节,6节时续航达到3300海里,水下蓄电池自持力也增加到3小时。甲板安装一门76短管炮,使用专为潜艇开发的550獠牙乙型鱼雷,舰艏4具发射管,舰艉1具。

1912年从德国买到耐压钢、蓄电池和潜望镜等技术,并以督造为名派工人前往学习制造技术后,杨秋和海军就非常重视潜艇,经过7年的消化和努力,终于与去年初摆脱仿造,设计建造出了自己的国产远洋潜艇,综合来看性能已经达到欧战后期的德国水平,稍微遗憾的是发动机不如德国,所以续航和吨位还差了些。

“舰长,收到驱逐舰支队电报,在我们外面发现了日本驱逐舰。”

侦电官转来了驱逐舰战斗的消息,当听到一艘布雷船被击沉,一艘驱逐舰和敌人同归于尽,死伤上百人后,水兵们都眼睛通红。但白玉堂却深知自己这回责任重大,所以只是静静的看着。当最后一箱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的神秘货物被塞满船舱后,他才挥挥手下令出发。

三艘潜艇披星戴月悄悄离开了舟山群岛,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