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维埃的好日子!是国家最重要的转折时期。是一个可以快速完成工业化,缩短与世界主流工业国家差距的大机会!原本所有人都觉得这种好日子会一直下去,因为经济危机会已经让英美帝国主义不得不低下头仰视苏联,但却没想到突然间一切都变了!
4130万美元横扫二手船市,总额高达每年1亿美元的年薪让原本准备前往苏联的美国专家开始犹豫,还有风传已久始终神秘的大订单。直接就让想购买的商品机器价格暴涨30有余!
这不是耍人玩吗?精心准备的大采购计划才到一半,东西却比之前涨价很多,这该怎么办?望着报纸上杨秋在纽约接受采访的照片,古比雪夫心底一阵烦躁:“有回电吗?总书记有什么指示?”
“总书记同志要求我们,不惜代价尽可能多的采购继续机器设备,务必要在中美联手前完成全部采购,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纽波特一事无成的科尼采夫站了起来。要说苏联代表团中谁最恨杨秋,那么肯定非他莫属了。所以立刻拿起莫斯科的电报,激动说道:“部长同志,我也觉不该停下,应该不惜价格尽管完成采购。否则中美一旦达成某些协议,或真有大订单挽救美国经济的话,总书记同志规划的工业计划就会受到影响。”
古比雪夫何尝不怕破坏斯大林的工业计划,但问题是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采购规模将比之前预料的小很多。苏联已经不是以前的俄国,欧战时耗尽国力,又经历了数年的内战,最该死的是,还被杨秋趁火打劫搜刮走数十亿财富!导致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严重不足,工业凋零严重!如果购买数量缩减得太厉害的话,就肯定会影响五年计划的完成。
至于救市可能吗?他摇摇头:“救市是不可能!一年多来美国已经有2000亿美元财富被蒸发,没有任何力量能救助他们。”
“但是万一呢?万一杨秋真拿出上百亿工业订单呢?如果他开放更多市场,47亿人口会需要很多很多东西。”科尼采夫据理力争。
但古比雪夫还是不信,2000亿美元的损失,这个窟窿谁能堵?所以想想后,还是把电报放在了边上:“再等一等。”
他不知道,这一等其实就是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