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清晨,德军终于开进被包围数月之久的图卜鲁格要塞。虽然夺取了要塞,但隆美尔却付出整整八万八万人死伤的代价,让这场胜利失色不少。
但无论如何,尼罗河首次向北非军团敞开了大门!
3月16日。十五万德意联军在一千多辆坦克的保护下,浩浩荡荡向尼罗河推进,奥金莱克得知后立刻下令死守亚历山大港和尼罗河,并发布以一道严厉命令:“任何投降后退的士兵,都将被立刻枪毙!”
3月20日,德意联军攻占土耳其欧洲地区,40万土军投降!
3月21日,朱可夫占领伊兹米特,伊斯坦布尔沦陷!
3月23日,苏军占领埃尔祖鲁姆!
3月25日,古德里安的15个师逼近安卡拉,土耳其总统伊诺努和土耳其政府暂避阿达纳。小亚细亚半岛最漫长的安卡拉战役爆发,随后的个月,因为迟迟不能切断塞浦路斯至安卡拉的补给通道,无法解决盟军强大的空优势,德意付出47万伤亡的代价才在10月初才完全夺取安卡拉。
3月28日,德军发动伊比利亚半岛春季攻势,希特勒运来包括k5和“卡尔”自行迫击炮在内的大量重型武器,妄图一举拿下直布罗陀。但此时半岛的盟军总数已经突破370万,在16艘航母和2500架战机的庞大海空力量的支撑下,五个月的攻势德军仅向前突破了不足30公里,却付出73万伤亡的惨重代价。
得知占领伊斯坦布尔的消息后,希特勒在柏林高兴地宣称:“这是两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友好的见证,是德意志人民的胜利!”
斯大林也同日在莫斯科发表讲话:“我们得到了一个强大坚韧可以依靠的盟友,苏维埃万岁!德意志万岁!社会主义万岁!”
伊斯坦布尔的沦陷,也意味着第三帝国的势力抵达顶峰,疆域横跨从伊比利亚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还占领了尼罗河以西至突尼斯的大半个北非!
合围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的大地海计划,看起来仅剩最后一步。
轴心之威,不可一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