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京师向例,自正月初八起放灯十日,从东华门向东绵延二里,是为上元灯市。十六日夜,士女相偕宵行,有名儿叫作“走百病”,又叫“走桥”,时人无分贵贱老幼,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一过,以此祈祝无腰腿诸疾,得保一年百病不生。
今日正是正月十六。
阖家用过晚饭,我回房换了出行的妆扮,再次回到内院上房。
本地风俗,走百病的女子多着白衣,想必其中少不得有审美的考虑,白色在月光下最是鲜明醒目,所谓“白绫衫照月光殊”,穿了白绫袄衫的女子,便是只有三五分颜色,月下看来也恍若神妃仙子,倒象有了十分人才。
我也穿了件银丝掐牙儿葱白砑光松绫袄,丁香色紫纹缕银挑线裙,云髻上插了节令的玉梅、雪柳,临出屋,又被樱桃往手里塞了只画珐琅粉地开光白芍药小手炉。其实我自从练了内功抗寒能力大增,不过这是闺阁应季必备的道具,我也捧了应个景儿罢。
三表弟眼尖,我还没进屋就被他瞧见了,他抢着招呼道:“‘妹妹’叫我们好等!”
二表哥“呦”了一声,笑道:“拿错了,拿错了!手炉丢出去,换成玉兔才对!”
大表哥腿抬了抬,碍着我老妈在场终是没踹过去,只笑骂道:“你俩横竖没个正经!”
我笑,两位表哥素来与我亲厚,尤其二表哥,最好恢谑,顽笑惯的,三表弟与我同年,晚生了几日,心里颇为不忿,每每嘴上总要讨些便宜才罢。
二叔家的一对姐妹这会子也到了,亭亭袅袅走上来,细声细气问了好,看身上,自然也是葱白绫子袄,分别配了浅蓝、湖青的裙子,一色的羊皮金沿边儿比甲。
大家团团见礼招呼,先是热闹了一阵,老妈懒得动,这两年总是不去走桥的,舅妈推说今日腿上不好,早早先回家去了,我们六个便辞了长辈,带了各自的丫鬟小厮,说说笑笑出了门。
头前有人挑灯,执香,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街上,我带着我房里的樱桃、小葵、团子,三位表兄弟带了三五个小厮长随,表姐表妹也带了几个丫头,并两个奶嬷嬷。
难得能在夜晚上街玩,何况还是名正言顺的祈福,无论哥儿姐儿丫头小厮,这机会等闲不肯错过。
一时就见遍地白袄,鬓影钗光,蛾儿雪柳,正是:
鸦髻盘云插翠翘,葱绫浅斗月华娇!
我们从鼓楼铁狮子胡同出来,如往年一样,先就近去什刹海踩桥,一路上我与众人闲话玩笑,其实一直暗暗留意着四外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