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林婶才不信他的鬼话:“小逸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可能给你发烟?你自己嘴馋也就算了,还说谎,今晚等你爸回来了,我们要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你看你副样子,衣服,项链,裤子……林经纶,你说你像个男人吗?”

林经纶:“……”

这么深奥的问题原谅他回答不了。他低头瞅了眼自己的造型,不就是戴了项链穿了个v领吗?哪里不像男人了!

最重要的是,那根烟明明就是许逸递给他的,凭啥又要他背锅?

林婶去厨房帮许妈的忙了,看到林经纶的凄惨遭遇,许逸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林经纶摸了摸脑袋,悻悻然道:“这就是偏见啊!”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他已经习惯了。不止如此,除了十年如一日当背锅侠之外,林经纶还掌握了快乐背锅的神奇技能。

——他每次都脑补自己背着一个黑铁锅在地上爬的模样,感觉自己变成了龟。

春节前几天,店里的生意还在继续,林经纶开车载着许爸回了一趟家,两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热乎乎的西云菜,之后,林经纶和许爸又回了许氏的门店——继橙子之后,最早的一批草莓也上市了。

苏锦市的“橙荒”总算得到了缓解。

恰逢春节,许氏特意把草莓和橙子的包装都换成了简易礼盒,外面的拎袋采用的是环保帆布包装,印着年轻人喜欢的纹样。

这并不意味着许氏要在包装上下更多功夫,一直以来,许氏的宣传重点都在质量上,换新包装只是为了契合春节的喜庆主题。

但许逸没料到的是,许氏的水果包装竟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尤其受文青和女孩子的喜欢。

礼盒清清爽爽,帆布袋上的图案是许逸邀请一位漫画家专门设计的,都是夸张的水果造型,一共十几种图案,每一种都夸张又有个性。

林经纶特意打电话告诉许逸,他在街上看到不少人在拎许氏的帆布袋。

用洋气的说法来讲,这个就叫伴手礼,一般文艺的咖啡店或者书店会搞一些有特色的小玩意儿,比如杯子、帆布袋、小钱包之类的吸引顾客。

出版社做书的时候也会做些有意思的书签来吸引读者。许逸初中的时候就有出版社这么干了,小女生们被迷得不行,喝奶茶的钱全用来买书了。

草莓和橙子被整整齐齐地码在用格子分开的纸盒里,表皮泛着淡淡的柔和光泽,盒子解开来的一刹那,水果独有的香味立刻涌入鼻尖,让人忍不住立刻把草莓和橙子从纸盒的束缚中拯救出来,洗干净或是剥掉皮,一口一口吃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讲,许多产品的礼盒装其实是种浪费,尤其是草莓这种水果,摆盒的人要一个一个摆进去,吃的人要一个一个拿出来,再冲洗干净,浪费的时间是双重的,更显礼盒累赘。

但事实上,许氏的礼盒虽然贵了一些,却比散称更受欢迎,尤其是春节这段时间,礼盒装一天不知卖出多少份,尤其是便携易拿的草莓礼盒,许多顾客一进店就直奔它而来。

“主要还是咱们的礼盒好看。”林经纶总结道,“市面上的礼盒红红绿绿的太土,那种进口水果的高档礼盒样子好看是好看,价格比咱们还贵,还没有咱们一半好吃,花钱买那个不是找罪受吗?”

许爸点点头:“礼盒的是好卖一点,不过过了春节,咱们还是散卖吧。”

“我也觉得。”林经纶也赞同许爸的说法,“咱们老百姓还是喜欢在货架上挑挑拣拣,甭管贵的便宜的,用盒子一装,里面什么也看不到,毕竟不符合咱们的消费观念。要不是为了送礼,谁家吃水果会特意买礼盒装?”

“嗯。”许逸说,“之前订做的一批纸盒留着就行,如果顾客有需求,咱们就给他换纸盒装的。”

过年前几天,许氏在苏锦市的两家门店都发布了大年二十九暂时关店的公告,二十八那天,排队买水果的顾客几乎占据了一整条商业街。许逸也把大棚里的草莓和树上的橙子能供应的都发到了苏锦市,店里供货量难得充足的一次,可显然,许逸还是低估了苏锦市人民的购买力,礼盒装、散称的销售都很火爆,礼盒装兴旺了几天之后,散称也发挥出了强大的力量,销售与礼盒装几乎不分上下,甚至还要强上一筹。

毕竟送礼集中在年前,都快过年了,买来的水果当然是给自家吃,就不用太多讲究了。

《苏锦日报》的民生版特意花了一定的篇幅报道许氏的生意兴隆。可以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许氏对于苏锦市人民已经不再神秘,它由一个陌生的外地水果品牌渐渐发展成为苏锦市人民的必需品,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抢购狂潮。

林经纶:“……我这烟逸子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