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所以我选择了最一了百了的方式……”
“现在我在另一个城市生活,疤痕还在,但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了。我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悔,别人已经伤害到我了,我为什么还要伤害我自己呢?”
“这个配图是我妈妈看到的,因为我经历过那些,所以我现在一直在画画,很少上网,我妈偶然间看到同事手机上的图,她一眼就认出了我。我妈根本想不到,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人那么恶毒,她年纪大了,见不得这些东西,所以由我来辟谣。”
发微博的同时,“草房子”还晒出了自己当时遭受校园暴力的新闻截图,新闻上用的图片,赫然就是最开始污蔑e·f·l的那个营销号发的少女自虐图。
一模一样,足以看出这个营销号有多懒惰。
《“少女轻生”原主发声:已搜集证据,将控告造谣者》
《e·f·l被造谣事件始末:一切都是蓄意阴谋》
《p图造假构陷,营销号的底线在哪里?》
“草房子”的长微博发出去没多久,那些配图诬陷e·f·l的营销号们纷纷删掉了自己的博文,禁评装死,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似的,但网络是有记忆的,就算他们删得再快,e·f·l官博也早就帮他们把证据搜集好了。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群所谓的营销号底线究竟有多低?
“一个原本就被伤害过的可怜的女孩子,她已经在养伤了,她的伤口却被某些毫无底线的营销号一遍又一遍地翻出来。”
“为了对付e·f·l,这群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恶毒,太可怕了,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居然有人用这种方式栽赃。”
“幸亏‘草房子’露面了,如果她不露面,e·f·l大概要一直背负这样的罪名吧。事实上,就算‘草房子’出来澄清了,还是有一群人认为《重生》带坏了他们的孩子。”
“草房子”和e·f·l的遭遇令人同情,如果没有营销号编造故事把两者联系起来,他们都不必遭遇这样的伤害。
但偏偏有人这么做了,两者联系起来的后果绝对不是伤害与伤害的简单叠加,而是百倍的伤害,以及一个更加致命的命题——底线。
“草房子”说出真相之后,就有官方媒体以“底线”为标题,撰写了一篇长文。
“营销号为了赚取流量、找噱头,肆无忌惮地伤害无辜的人,他们所触犯的,不仅仅是媒体人的底线,更是做人的底线。”
“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在营销号群体发展起来之后,慢慢与造谣、诬陷这类词汇联系在一起,这不仅会使群众失去对新闻的信赖,更会招致新闻人的懒惰——试想一下,辛辛苦苦写作的文章无人问津,一张图片、一个显眼的标题炮制出来的东西却瞬间获得万人关注,不必冒着严寒酷暑跑新闻,不必为了一个素材绞尽脑汁,只需坐在家里吹着空调,财源滚滚来,又有谁不喜欢?”
在这件事情上,e·f·l的粉丝们憋屈了许久,一旦他们为e·f·l说话,他们就是家长口中的痴迷于e·f·l的坏小孩,是一些网友口中的脑残粉。
有时候,他们也觉得很无力,他们的喜欢,在很多人口中,就是“xx的粉丝都是傻x”的证据,似乎不管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在为偶像招黑。
他们只是单纯喜欢e·f·l而已。
不止他们喜欢,“草房子”也很喜欢e·f·l的《暴雪》,更喜欢《重生》这首歌。按“草房子”的说法,如果她也能像普通女孩子那样快乐地生活,她或许理解不了《重生》这首歌的意义,但正是因为她遭遇过暴力,她才能听懂《重生》。
“每当我觉得沮丧的时候,我就会听一遍《重生》,因为我知道,不管前方有多黑暗,光明总会来的。”
真相被揭晓之后,e·f·l的粉丝们忙得要命,他们一边安慰“草房子”,一边安慰e·f·l,一边回击那些辱骂过e·f·l的人。
在这种时候,苏氏和g娱乐都相当忙碌,那些诬陷过e·f·l的营销号,g娱乐都为他们送上了贴心大礼包,有苏氏经验丰富的律师团相助,g娱乐这套程序走得相当迅速,哪怕那些营销号早就删光了所有博文,甚至直接弃号而去,也被苏氏准确无误地把文件发到他们手里。
几天之前,营销号们还在得意洋洋地抨击e·f·l,但现在,他们只能奉劝e·f·l手下留情。
一位营销号声泪俱下:“别看我有100多万粉丝,其实我是拿工资的,一个月只有几千块,还在s市租房子住,特别惨。”
粉丝们立刻晒出了前年他晒的lv大logo包,啪啪打了他的脸。
对付这种恶毒的人,g娱乐向来不会手软,一出手就要求七位数以上的赔偿金,g娱乐自认没有狮子大开口,毕竟营销号的言论让e·f·l损失了名誉、演出机会、代言,甚至影响到了组合的唱片销量。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所以我选择了最一了百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