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问题来了,留在地球上是绝对没有活路的,人类将何去何从。
万幸的是,在我被冰冻后的七十多年,世界航天科技到达全新高度。
2098年2月,庞大的伊甸空间站建成,能够同时支持十几万人在空间站生活,同年10月,未来计划工程的三万实验体被转移到空间站保存。
事实上,过去五十多年,陆续有一万多工作人员移居空间站,且都没有患上玫瑰焚烧症。伊甸空间站和各国科学院签订协议,进行的实验多达上千种,包括在太空养牛羊、种粮食等等。
换而言之,伊甸空间站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相当于一座太空城市。
说来也奇怪,当患有玫瑰焚烧症的病人来到太空后,他们病情立刻不再发作,仿佛火山进入休眠状态。
于是,伊甸空间站成为人类唯一的生存希望。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这座“伊甸园”,不是空间的问题,而是资源不够,空间站最多供养二十万人。
那是人类历史书上最沉重和惨痛的一页,即便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也让后来者感到心惊胆战。
随着两百年繁衍生息,尽管经过各种改造,伊甸空间站仍然面临人口增多,资源不足的问题。为了节省能源,部分无用实验被抛弃,比如“未来计划工程”里的三万实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