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打算去哪?”
“去常虚村,那里有所小学,条件还好,学生也不多。我已经跟他们校长谈过了,他同意我去教书。”
“村小?那里有宿舍吗?吃饭怎么办?有食堂吗?”
“没有。那里一个班就不到十个孩子,都是本村的,也不需要食堂和宿舍。我想,一间空教室还是腾得出来的,食堂……我也不需要,我一个人吃饭简单,有个小电锅煮点面就可以了。”
“班长,”张伟翔拍拍他的手,难过地劝道,
“你是燕大的学生,以你的本事,真的没必要这么苦着自己。你可以留在燕大读研,可以去出版社,可以进金鼎的文学部,你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机会。”
“伟翔,大城市的繁华真的不适合我,也许,我更需要一场自我放逐。”
段洵卿提着简单的行囊坐着长途大巴车来到了青山绿水的常虚村,这里的茂林修竹澄流激湍曾经治愈过他一时的伤痛,而如今能不能治愈他失去挚友的永恒的伤痛,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村小学的校长站在村口的大牌楼下热情洋溢地迎接他,
“洵卿啊,我做梦都没想到我们一个农村小学有一天会有燕大的毕业生来这里教书,真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您太客气了。”
段洵卿跟着赵校长来到村小的操场上,这里有着城里学校无法比拟的天然的青翠,一条明如玉带的溪流蜿蜒而过,驱赶着小龙虾和小螃蟹在锦鲤的追逐中疯狂窜逃。碧绿的菜畦底下是阵阵蛙唱,金菊丛下趴着似睡非睡的大黄狗,凉亭顶垂挂下来的是芬芳扑鼻的紫藤萝瀑布,爬山虎铺满了大半个教学楼,正在上课的孩子们一伸手就可以摘下伸进教室的紫红的桑葚。校长把段洵卿带进一间空教室,里面已经准备好了写字台、木椅、立柜、脸盆架、风扇等家具,
“目前还缺一张床,我已经让村里的赵木匠加紧完工,争取明天就给你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