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号称"鞋都"的城市有好几个,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是贸易中心,有的是集中产地,有的则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手艺。
位于祖国最南端的涟城,属于后者,从古至今都是鞋类设计师的摇篮。
在涟城居民的眼里,鞋不仅仅是件生活必需品,更是艺术品。
三个多小时的飞行不足以让人感到疲累。回酒店放好行李,简单地解决掉午饭,宋莳叫辆出租车奔赴鞋博物馆参观。
尽管对接管老妈的厂子毫无兴趣,这么多年耳濡目染,她对这行也有较深入的了解。
制作一双鞋,说来简单,只要有图样,立马就能弄出实物。
但若想打造精品,讲究的就多了。得懂人体工学以保证舒适度;得有高超的审美,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还要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
宋莳不奢望,出来一趟就能如愿挖到位厉害的设计师。或许经历太多次创业失败,她学会放平心态,当成一次学习机会就好。
出租车司机是位四十出头的大哥,十分健谈。得知宋莳不是来探亲而是物色设计师,热情地向她推荐当地几家有名的工作室。
来之前宋莳上网了解过,涟城为将自身打造成"鞋文化之都",将重点放在设计和创新方面,大型工厂并不多,倒是设计工作室遍地开花。
街上偶尔也能见到些私人作坊,主打手工布鞋和皮鞋,制作精美,每件都独一无二,大抵是为顾客量身定制。
宋莳想,等下逛完博物馆,可以沿街步行回酒店,顺便逛逛那些小店,说不定会有所收获。
鞋博物馆门口有个巨大雕塑,一只男士皮鞋和一只女士高跟鞋,在日光照耀下反射着耀眼金光。
宋莳买好票进去参观,午后人不多,场馆里安静极了,是她喜欢的氛围。
展品囊括整个人类历史中,鞋子的变迁:原始社会的兽皮鞋,商周时期的舄,秦汉魏晋的马靴、木屐,宋代的锦履,乃至清朝花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