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有时候是可爱的别称,放在把自己包裹得很好让人觉得无缝可钻的女人身上尤其是,王先生不由动了恻隐之心。他虽然因为诸多原因,不是官场中人,而且不是本地人,但他在那个大范围内是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和喜欢附庸风雅的官员颇有些往来,正好一个领导干部找他有事,他捎过话去,解决了马湘兰的事。”
“就像普救寺张生救莺莺,这是凑巧,或者人际关系网铺得比较广,但是,他最直接地在那个女子面前,展现了男性世界里的权力。女性缺乏安全感的特性,使她们很容易爱上这种权力,爱上那个对自己实施了保护的人,崔莺莺是这样,马湘兰也是这样。”
“王稚登的形象,变得前所未有的高大,通身上下散发出温煦迷人的气息。马湘兰越过感恩,抵达爱情,她提出要跟了他。”
“这一年,马湘兰三十岁左右,王先生大她十三岁。”
“王先生笑了,他说:我是修道的人,对于美色看得淡。再说,帮别人消灾,就想打里面占便宜,跟制造灾难的人又有何区别?”
“王先生的拒绝真有理有节,他的态度光明清正,马湘兰虽余情依依,也不好为难了人家。姻缘不成友谊在,做不了夫妻那做朋友好了。”
“这样一份友谊,马湘兰将它保持终身,世间犹存有她写给王先生的八封信,可以看出这份友谊的大致面目。”
“马湘兰当王先生是惟一的知己,跟他倾诉心事,讲述情怀,还送她自己做的布袋和汗巾;给他夫人的礼物更是五花八门,从庸俗的火腿酱菜,到小资的古镜、紫铜锁和乌金扣,不胜枚举。当王稚登偶尔来到马湘兰所在的城市,她总是殷勤地一再挽留,请他暂且停舆数日,容许她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但也只是这些了。马湘兰是个明白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如若对方不肯接受她的感情,她不会强求,也不会随手处理掉,而是默默拾回,一个人扛着,扛得再苦,也不叫一声痛,那种坚忍静默,让人为之泪流。”
“她独立苍茫,就像一棵坚持不肯老去的树,无视风霜年年催逼。”
“这是等待的姿势,不是等待一个人,而是等待时间,等待时间背后的无限可能。保容以俟悦己,留命以待沧桑。沧桑之后,万籁俱寂,能否听到你的心声,揭晓命运给她预设的谜底?”
“这个谜底一直保持到万历三十二年,王稚登七十大寿,马湘兰下定决心,要完成将近三十年未曾兑现的吴中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