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留住宋筝。
他们本也不是一朝一夕走散的,又怎么能奢求一夕之间填满所有的空缺和缝隙。
沈严有些疲惫,对着下人道:“你们都下去吧。”
又转而对见清道:“你也去吧。留我跟她……一个人待一会儿。”
见清闻言看了看空荡荡的房间,眼眶一下就红了,却什么都没有说。
房间里的一切都还是她刚走时的模样,明明宋筝走得急什么也没带走,但房间里的东西依旧少的可怜,左不过一些习字临诗的宣纸和绣好的绢帕。宋筝答应过给见清绣的罗帕都没从绣棚上拆下来,好像她还会从门帘后走出,填满这空荡荡的屋子,问他喜不喜欢昨日的桂花糕。
沈严将零散的东西一点点收拾起来,连宋筝随意写在纸上处理大小杂务的单子和仆从调配的安排都抚平了悉心卷起来放在上了锁的箱子中。
直到他在床头的暗格中找到一个匣子,里面装的是厚厚一沓信纸,散落在最上层的都是宋筝写的信,大多有头无尾,应该是打的草稿,开头大多是“夫君”,信上都是一些闲话,与其说是信,倒更像是在闲聊,譬如沈严手上拿着的这封。
夫君,今日杭京发生了一件大事,秦大人有意给自己的庶子与见清定亲,老夫人拒绝了。我想也是,见清值得更好的男儿,若是夫君在,应该也是不愿意的,等夫君得胜回朝,想娶见清的男儿说不得要从杭京一路排到城门口,到时候我就给每个人编上号,让他们拿着号码牌从沈府门口开始往外排,杏儿负责给他们叫号。
沈严拿着那薄薄的信纸,仿佛能看到她执笔时脸上若隐若现的两个酒窝,他拿起下一封。
夫君,今日府中飞来了一只报春鸟,杭京的这个冬天不是很冷,连报春鸟都来的早了,可是听闻北疆下了好几场暴风雪。住在青石巷的时候,我隔壁住过一个道士,早知道就该听你的同他学些呼风唤雨的本事,这样说不定能让北疆的冬天也暖和些。
夫君,我写这封信的时候,你应该已经在准备回京了,可不知为什么,我却整晚整晚的做着噩梦,总是梦到你在马场摔折了胳膊的时候,若是被你知道我将你的糗事记的这样牢,定是会生气的。可是怎么办呢?我看着你的时候,看到的总是那个打架会输得鼻青脸肿的沈严……
夫君……
零星几封信是有落款的,清秀的三个字,“妻宋筝”。
而宋筝真正寄出的信,打头无一例外的是“沈严:”,信的内容也是循规蹈矩,交代一下京中的大事和沈府的近况,有时会添上一句说老夫人非常想他,再然后便是“近日北疆冷否”、“是否有受伤”、“听闻近日北疆有暴风雪,军中粮草棉被可够” ,落款则是“沈府”,正巧满满当当凑够一张纸,一句话不多,一句话不少。
因此彼时他还以为宋筝不过是碍于面子才每月雷打不动的寄上一封信,来显示他们的夫妻关系还算牢固,以应付杭京的是是非非。他从来没想过那张纸的背后,她有多少想和他说的话,有多少想与他分享的事。
那些没有寄出的信背后,是她无法开口的思念,添上的那一句老夫人非常想他,想说的从来都是,我很想你。
可他的冷漠,他的误解,让她的一声声思念,都关在了小小的匣子里,于是她寄出去的只能变成一句句淡然的“今日饭否”。
不知道是不是熬了夜的缘故,他的手抖得厉害,连带着眼眶中的那些字也模糊起来。
匣子的最底层上了锁,他还以为放的是什么地契银票,结果拆开才发现只有一个封好的信封,和上层随意放置的信纸不同,这个信封被保存的很好,连拆开的封口都还算完好,信封上是他很熟悉的字迹“宋筝 亲启”。
那是他自己从军中寄回来的,只有两句话的家书,平安勿念和军中的被褥不够。
原来那便是她屋中,唯一需要上锁的宝贝。
杏儿之前被好几个人看在院中,今日却突然被沈严叫了过去。
她自然知道宋筝最可能去的便是青石巷,但愣是咬死了不松口,每日呆在将军府哪里也不去,只有在沈严搜遍了寺庙之后才冷冷的说,夫人从来不信神佛,让他不眠不休的寻找像是一个笑话。
本以为今日沈严叫她过去又是要问宋筝的下落,她还做好了打死不开口的准备,可没想到沈严见到她第一句话便是:“宋筝未出阁时叫什么?”
杏儿不假思索道:“小五。”
话一出口才觉不妥,她惊疑不定的看着沈严,仿佛想确定他真正想问的到底是什么。
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留住宋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