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但明梵的名声反而更盛,吴林见了,也会客气的称一声大人。

待温庭坐上马车,明梵驾车离开。到了人迹稀少之地,温庭才开口:“查的怎么样了?”

听到温庭的声音,明梵一双犀利的鹰眼环顾四周,确定无异之后,才沉声朝着身后的车厢道:“禀大人,确实是北狄擎王的笔迹。”

靠在软榻上的温庭闭上了眼睛,手指在眉心处捏了捏,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应家的案子,麻烦也麻烦在这里。

应氏乃武将世家,应辞之父应泰初是祈朝声明赫赫的骠骑大将军,为祈朝征战四方,早年间常年驻扎在边关,保祈朝安定,国门固若金汤,应泰初有一子一女,应辞的兄长应煦同样跟随父亲进了军营,最终却是以身殉国,埋骨边关,应氏忠烈,妇孺皆知。

然而半月之前,却在这样一个忠勇世家的府中,搜出了一封通敌叛国的信件,全族入狱。

说到底,应家无辜,温庭亦不过是猜测,应家行事他愿意相信,但身为帝王的烨帝却不会那么容易作罢。最关键的那封通敌信件,即便是伪造,已经可动摇君心,更何况确实是北狄擎王的真迹。

应家戍边之时,交手次数最多的便是北狄,与北狄擎王若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勾结,山高水远,皇帝也鞭长莫及,此时出了这样的事,很难不会产生怀疑。

烨帝没有立即下旨,便已经是感念应家多年功劳,一旦证据确凿,再多的功劳,也不过过眼云烟,抵不过一次帝王之怒。

应家至今尚未定罪,是因为应泰初坚决否认收到过擎王的信件。而大理寺除了仅有的这封信件,再拿不出任何证据,谋逆之罪,兹事体大,案子一时陷入了僵局。

明梵说完,车厢里便陷入了安静,一路回到丞相府,只有车轮辘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