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允明笑道:“好多了, 还要多谢你昨天亲自给我备药。”
程平连忙道:“‘有事,弟子服其劳,’门生该当的。”
看着晨光中朝气蓬勃的少年郎,陆允明恍惚找到一点做国子祭酒的感觉, 真是不跟小郎君们相处, 不知道自己老啊。
程平哪知道自己一句话惹出了陆尚书的“中年男人危机感”, 兀自笑着打听:“座主, 我们要在兴元府待多久?是不是很快就要去盐乡了?”
陆允明点头:“很快就走。”
果真非常快,这一日陆允明看了郭巡院的呈文,又听了汇报, 简单问了些情况, 便表示要去州府盐乡看看。
本准备了一堆答对解释的郭巡院在心里抹一把虚汗, 连忙笑道:“不知陆尚书要去廖州还是去闵州?下官已打点好行装,随时可以为尚书先导。”
山南西道地况复杂,盐产丰富, 廖州临近剑南道,盛产井盐,闵州则有盐池, 虽不似河东池盐那么有名, 产量却也不小——这也是陆允明选择来山南西道的原因, 可以就近考察两种盐产。
“去廖州吧。本道盐乡不是一州一府, 我们又没定归期, 郭巡院留在这里处理公务吧,随意找个人带我们便好。”陆允明温言道。
郭廉看陆允明一眼,赔笑道:“陆尚书远道而来,巡视本道盐务。山南西道不比河东、江淮那些富庶地方,这里山野乡僻,下官若不能跟随,心里如何过意得去?”
陆允明笑道:“这有什么,郭巡院尽管放心。另外打听着何府尹还有没有梅花酒,等本官回来,我们都给他喝光。”
郭廉很捧场地笑起来,又道:“下官定不辱命!”
陆允明也笑,看起来场面很和谐。
随后陆允明又以私人身份拜访了何府尹一次。到兴元府的第三天,黜陟使一行离开府城,继续西行——随行的是郭巡院的属官吴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