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不能有失。”陆允明一句话给这个话题做了结论。

招讨军到雁门关的时候,已经是十五万人马。雁门军守将杨括已经得了邓相手书,全力配合陆允明攻回鹘,保住云州。

其实早先杨括便想着要不要全力去救云州,毕竟云州若有失,雁门危压就大了,云州与雁门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况且,杨括看云州刺史程平很是顺眼,这个小子——很不错!

倒不是因为他给自己送了多少金银财帛,而是他做事对自己口味。这个小子,脑子机灵,骨头却硬,若是别个,真扛不住回鹘这般攻打。杨括虽然是邓党,但许是因武将出身,对邓党万事求“和”的鸽派方针,并不很赞同。

但杨括,两鬓斑白的老将,早无年轻时的冲动,雁门关是真正西北门户,自己的职责是守住门户,不能妄动。

这位沉稳不冲动的老将很快就被看上去同样沉稳不冲动的陆相的打法镇住了,这他娘的,就像一帮亡命之徒在群殴啊!

陆允明全不管唐军平时先礼后兵的路数,也不用什么奇巧的兵法阵型,而是以泰山压顶之势强硬地攻击,完全“一力降十会”的打法。

杨括看着身披战甲、长身玉立的陆允明,士族们不是什么都讲个端雅从容吗?你这街头亡命徒似的拳拳到肉、刀刀见血……合适吗?

突然,杨括想起当年的陈相,似乎讨逆的时候也是这般打法。可见,什么端雅从容都是鬼扯!但杨括心里觉得,这般打——过瘾!

招讨军强硬的气势和战法彻底摧毁了雁门回鹘军的军心,唐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碾过雁门,直奔云州。

云州方面,唐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就在陆允明的招讨军到雁门时,回鹘可汗桑格略得到消息,黠戛斯部夺取了都城萨提尔城,长子费利儿被杀,兄弟绰度自杀殉国,其余人等不知如何了。

又心疼又失去最后退路的桑格略疯狂地进攻云州,死也要拉着云州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