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大。
大到足够容纳的下一整块毛皮。
楚茉然想先把格雷之前的那些皮重新处理一下。
她把那四张皮浸泡在溪水里,让它们回软到接近鲜皮的状态。
她又在那堆垃圾里细细翻找着有用的东西,直到她看到了贝壳!
虽然已经远离学生时代有一段时间了!
但是高中时期的化学知识,还是有一些残存的。
此时回忆的过程,真的仿佛在被过去的记忆“殴打”着。
贝壳中含有碳酸钙。
而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这样,她不就能得到生石灰了么!
不过这个高温……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化学里讲的这种高温条件一般都是五百到六百多度的吧。
也不知道自己把贝壳磨碎成粉,烧出来会成什么样。
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楚茉然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纪录片,讲的是欧洲消失的职业手工鞣革匠。
视频里面的主持人打扮成欧洲很早以前时代的模样。
对着镜头前的观众,讲述如何跟随农村妇女学习鞣革的技术。
视频里面,就是拿一张鲜羊皮做的例子。
在学习的时候,主持人称这是他觉得最恶心的一次体验。
掀开装有鲜皮的桶盖的时候。
里面的生石灰加水,腐蚀了皮上残留的肉脂,而发出了阵阵恶臭。
那显示在屏幕上的土黄色的水、灰扑扑的羊皮……
总之不是什么好看的画面就是了。
等她到前门去的时候,格雷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带回来了她要的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