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小王氏的母亲已去世,秦老夫人又已随着夫婿去了京城,小王氏不欲以此事打扰姐姐,便给秦老夫人回信说,侯文明走了,她也觉得轻松了一些,现在家中尚有余钱在手,她节俭着度日也是尽够了的,让秦老夫人不要担心她。
秦老夫人彼时也不十分富裕,便只让家下人给小王氏带了些银票过去接济一二。
小王氏操持着办完了侯文明的丧事,便将家中剩余产业能折卖的都折卖了,所卖银两还了欠款后,余钱买了个小宅子以及一些田地。
靠着这些地里的出息,日子过的虽不富裕,但也饿不到。
她本就是守时从分的女子,其子侯燕时懂事肯读书,其媳张氏也安分守己,小王氏看在他们的份上也觉得日子过的有盼头。
纵然她那些庶子庶女们闹心了一些,但侯文明去时,小王氏把族老们以及侯文明的全部庶子和姨娘们全都叫到了一起,她把家中账本和所剩产业全都光明正大的摆在了她们面前后说,侯文明的三个庶子都已成年,按照家中惯例分出去单过,另有五个庶女,那三个已出嫁的庶女她不管,另两个未出嫁的庶女就跟着她过,她们出嫁时她也会出一份嫁妆给她们,只是现在家中家道中落,她们的嫁妆自是比不过几个姐姐。
侯家的族老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他们自是知道小王氏的这种分法是很公允的,因此,纵然那几个庶子想闹一闹,也被侯家的族老们压住了。
小王氏分家之后便带着儿子儿媳和两个庶女去了小宅子居住,等庶女们到了成亲的年龄,她又亲去现任侯氏族长家中,说是她现在出门不便,希望族长夫人能为两个庶女说门亲事。
既为同族,那族长及其夫人自有帮扶族中子弟的责任,况且小王氏这请求又并不过分。
族长夫人很爽快的就应下了这桩请托。
小王氏将两个庶女都发嫁后刚说能喘口气了,她儿子侯燕时本就因读书用功,身子有些虚弱,再加上天气转凉时忘了添衣服,不幸染上了风寒,一场病痛下来,他元气大伤,不要说读书了,便是略多说两句话便都喘不上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