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性情的孩子在她们自家,她们自然会小心呵护着。
可若是嫁到旁人家去,旁人可不会像她们自家人这样有耐心了。
这么一想,老太君便开始把清姐儿也带在身边,日常同她讲一些用人之道以及刚柔并济之道理。
清姐儿自也知道等到自己嫁到别个家里去后,自是没有总让娘家人护着的道理。况且她二婶魏若又明白的说日后会给她撑腰,她便把那丝胆怯之心去了几分。
后来又有老太君说清姐儿这性子未尝没有身体拖累的缘故,说她气血不足导致心气不足,所以性子就胆怯些。
魏若不懂这些道理,但既老太君说要为清姐儿补气血,她就专从太医院请了一个女医,托她每隔三日来府上一躺,为清姐儿调养身子。
日常也常让厨房给清姐儿蹲些补气血的汤粥,诸如桂圆莲子羹、补气益中汤这样的汤食。
如此过了小半年的功夫,清姐儿果然越发的唇红齿白,脸颊饱满,性子也更开朗了一些。
此次来阳溯,她在众族人面前的表现也很是落落大方。
在看到老太君是如何态度果决的兴除利弊,又是如何体恤贫弱族人时,她对刚柔并济这四个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她回来不过两天,老夫人就感受到了她的变化,自是十分的欣慰。
不过老夫人那里倒是欣慰了,魏若这里倒有了一件小麻烦。
这个麻烦来自于一个她以为不会给她添麻烦的孩子-橙姐儿。
橙姐儿一向是个文静听话的孩子,她和姐姐润姐儿是一胎双生,而她姐姐又是较为开朗、活泼的性子。
举凡长辈大多都比较关注比较活泼,总惹麻烦的那个孩子,见那文静的孩子懂事听话,自会关注的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