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纯嫔没有孩子,那么最终承恩公府还是会支持二皇子的。
启和帝自是知道德妃的打算,不过他打算再从里面加一把火,让德妃和二皇子没有多余的精力祸及贵妃。
三皇子那边,姚氏和三皇子妃都生了儿子,两方人马现在斗的厉害。况且又有文安侯府的姑娘入府一事,三皇子这后院只怕不得安稳。
大皇子这里纵然出了忠勇伯这一起子事儿。可他在宫内有协助宫务的淑妃相助,在宫外又有忠勇伯府和永林侯府的协助。他现在在几个皇子里最为风光。
不过这风光在他看来,未必是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二皇子和三皇子一定会牟足了劲儿的把他先拉下马的,他只要从旁看着,适当时加把火就行了。
盘算完了这些事后,启和帝觉得稍微心安了一些。
可他思来想去觉得这样还不够。
他这些年虽然刻意淡化五皇子的风头,可他知道,那些有心人还在关注着五皇子。
现在还不是五皇子入场的好时候,他必须再找个人来分散那些人对五皇子的注意力。
思及此,启和帝迈步去了后宫。
大臣们在朝堂上吵了许久,又有内阁的王大人带着兵部尚书一起亲自调查了此次战事。
最终,他们给启和帝呈上了一个折子,写明忠勇伯在此次战事中确实指挥失误了,不过这些只是小问题,不影响大局,建议此次论功行赏就不要封赏忠勇伯了。
朝臣们看出了启和帝不欲过于追究此次差错,自也没有再说些什么了。
启和帝批了这封折子,就当是同意了朝臣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