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仅仅是做窗户,还有门。
在白沙园一带,全部使用的是最简单的单式活页门。但是在水乡,初桐计划的是折叠门。
以前古人的店铺外是放着木板上去,开门的时候把门板拿开,开张营业,晚上结束时,又将门板拿出来。
初桐的设计是折叠门。
不过现在按照历史资料能查到的,差不多都已经到了古中国的现代,多数是铝合金加玻璃的制作工艺。
这种折叠门具有的优点很多,首先就是能将门口展现的空间做到最大,其次比安装门板来说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倍,关于最后一点,初桐仍旧没有多说,直接把自己做好的木门折叠门安装在跟青石板相接的门口处,给众人演练了一番。
阳光照射在折叠门上半部分的小格子上时,在室内落下斑驳光影。
即便是在家中有人的时候,也可以半折叠起来,既满足了美观性,又极为实用。
初桐指了指门口的屋檐,虽然她这里不是旧时王谢家,也还没有堂前燕,但可以挂上两只小花灯。
“因为这一处水乡所有的临街门店都是用牌匾的形式,所以我认为这种折叠的木门更有那味儿,门匾什么的,可以用折叠门同一批木材。”
她想要的那种「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境,也能在一方小世界中完美呈现出来。
看见这一幕的人,脑袋里可能只剩下四个字——岁月静好。
哪怕是什么都不做,就在这里发呆,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