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关陕(25)

而到得此时,北方大量的土地被人抢去,南方有很多地方面临灾荒,税赋不减反增,却也难怪史有明书,北宋末南宋初年,农民起义时有发生。

而如此种种情况,相当大的一部份是由于优礼士大夫的政策所造成的。大量的官员人浮于事,却领取着高额的俸禄,赵桓若要改革制度,第一刀便得先向官员下手。

在当前的条件下,他却万万不能如此。

赵构在等他出错,金国虎视眈眈,如果这时候在他手中闹出轩然大波,失去了士大夫的支持,他纵是帝王,又如何来号令天下。

这些天来,他辗转反侧,难以安睡。

原本一心要回到长安,开始改革的心,也渐渐冷却下来。前世身为一个奋斗到高层的官员,他知道这个时候,所要开始的第一步,只能是肮脏的权力斗争,只有把绝对权力拿到手,他才能随心所欲的改革。

他端坐帐中,手捧一些奏章,只是看不下去。百般无奈,便拿了几本时人的诗词稿件,轻声来读。

宋时,印刷业极为发达,文人官员将自己的书稿和诗词汇集成册,便立刻发行天下,博取名声。

只是他手中拿的,却是用毛笔抄录而成,显然是近期刚刚写出来,还没有刊印成册。

正看间,窗外薛强小声道:“官家,李纲等人奉命来见,现在传请吗?”

赵桓精神一振,笑道:“朕亲自去迎。”

说罢,穿上鞋子,自己手中持烛,待房中近侍打开房门,便一脚踏出。

他房内生着火炉,不觉寒冷,待刚一出门,只觉得寒气刺骨,不觉将身体缩上一缩。

只见房外人影中,走出一个衣着青袍的老者,向着他跪下叩首,连声道:“臣怎当起陛下如此厚待,竟开门相迎。”

赵桓心知这便是李纲,连忙将手中腊烛交给旁人,自己伸手将他扶起,笑道:“一别数年,朕出来迎一下,又能如何。”

李纲在赵桓手中数度沉浮,东京被围时,曾经朝夕相处,却是从未见过皇帝如此亲近,连气质神情,也是大有改变。

他一边又连声逊谢,一边只是想道:“人都说陛下不同以前,怎么竟好象是换了一个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