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紧的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替百户源源不断提供银钱的盐池,怕也是要被全部毁弃。
虽说只要人还在,一切还能恢复,打破坛坛罐罐可以再造,但这代价过于沉重,哪怕是心中有些怯懦畏惧的人,想到基业被毁的后果,也是脸色发白,避战之语,再不复提起。
闵元启内心也是不乏紧张,上次河房之役是偷袭,而且对手就是一群欺付良善的无赖恶棍,可以说是毫无战力。
此次有海寇,土匪,自己几乎完全按纪效新书训练出来的旗军,以四百敌一千,是否真的是敌人的对手?
但闵元启越当此时,神色就越是坚毅。
别人可以靠他,他去靠谁?
闵家已经竭尽全力的支持他,部下们完全的信任和拥戴他,朱家这个商业上的盟友也给予了全力支持。
到得此时,一切均是为了当初的信念,所谓保境安民不过是当大敌来时,勇者迎难而上,不惧艰险,哪怕有性命之忧亦要坚持自己的选择。
闵元启也是拷问自己,清兵很快入关,李自成一路败退,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聚集大量忠勇部下,打造海船,汇集财富,随时转移至南方,这个路线谱图已经相当清楚了。
如果自己在此时退缩,基业迟毁,丧失的人心和积累的财富,自己要多久才能重新拥有?
如果再度积累起来,又有强敌杀至,自己又得再躲一次?
一次再一次的躲避,最终自己只能困死在这里,等女真南下之时,自己要么剃发易服,成为大清顺民,要么就得仓惶逃窜,不知道会死在哪条沟渠之中。
最好的结果,无非也就是一停的南窜逃命,生死两难,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穿越一次,什么都没有改变,连自己的命运也交托给别人来掌控,闵元启拷问自己再三,终于是晒然一笑。
不论如何,此次绝不能退缩。
守城自是不可,等着他们渡河再打也是抱泥于兵书上的迂腐言语了。那些给文人看的东西,多半是有些实战的例子,但又多半抱残守缺,战争可不是在竹子或纸上写字那么简单。那些土匪和海盗沿海定有船只跟随,渡河时有大量船只相助,自己这边只有一些漕船,怎么去半渡而击?
若想在岸上等土匪半渡,人家又不是傻的,总不能就迎着准备好的军阵放人上来,迂回几里,这边列的阵就白列了,还得费力气重新整队,迎敌,摆开,反而耗费掉了自己这边的力气,使将士们困惑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