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就是军国重器,在这个时代就算有红夷大炮,这种佛郎机炮仍然有一定的地位,其杀伤力还算得上是大杀器。
母炮,子铳,加上炮架,每尊炮全重大约是六百多到七百斤之间。
这个重量使卸船的人要十来人一组,把火炮分开,用绳索穿绑好,然后颤颤巍巍的搬抬下船来。
搬下来之后这些佛郎机炮也是被一一复位,三十门火炮摆开排列整齐,黑洞洞的炮口对准眼前所有人,哪怕还没有炮组成员操炮,仍然是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和威胁感。
闵元启走到一门佛郎机炮之前,蹲下来仔细看着。
这种炮他在后世的几处军事博物馆,包括南京旧城墙上都看过。
当时只不过怀着猎奇的心理看了几眼,毕竟当时看的火炮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相对于一战和二战的火炮,工艺原始粗糙,除了年头久之外就没有任何可研究的地方了。
到得现在,这些火炮呈现在闵元启的眼前时,他照样是感觉到了工艺之美。
这东西不过是用泥模法还是失腊法都是相当出色,炮管看起来很新,打磨的相当光滑。炮耳,炮管,准星等配件一应俱全。
就算炮管下的炮架也是精心打制,可以调动炮管来校准距离,比起明军原本的什么将军炮用垫木块的方块要强的多了。
炮管长一米多一些,前细后粗,从炮口处看向里面,有着明显的旋过的镗线。
身管尾部明显粗大,并且可以打开。
闵元启打开之后,有个工匠便是提来一个炮弹样的子铳,很熟练的放入母铳之中,然后关闭尾门,尽量压紧。
就算这工匠做的很熟练,压的也很紧,但炮管尾部还是有明显的肉眼看的到的缝隙。
这就是佛郎机炮的特点,预先可以装填好子铳,火炮点燃之后打放的是子铳里的弹丸,这样可以预先装填好多个子铳,在战场上打放的速度会很快。
缺点便是气闭性不足,和能打出千米以上射程的红夷炮来说,缺点相当明显。
有效射程也就是二三百步,比火铳要远很多,比起红夷大炮来就差的太多了。
不过闵元启还是极为满意,以这个时代的火器交战,百门火炮对轰的场面就不要指望了,多铎南下时清军的火炮还在半道上,等火炮赶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真正把火炮用好,并且减少规模,火炮与炮架一体化,并且和弹药车随之一起行动,大大增加了机动性并大规模用在野战上还是古斯塔夫手里的事了。
再把大规模火炮集中在阵地之前,用集火覆盖打跨敌人的用法,那就得等拿破仑时代了。
现在这个时代,机动性,火药性能,火炮本身的铸造工艺都不过关,距离拿破仑铜炮时代还有近二百年光阴,眼前的佛郎机炮虽然相对原始,用在眼下的战场上,不管是炮身重量,威力,机动能力,这些东西都足够了,足以弥补威力射程不足的短板。
在炮管上方还有刻字,眼前这些佛郎机炮都是万历四十一年左右铸成,对于这些还没有打放过的火炮来说,视为新炮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