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宴会的事儿就不要想了。
宋氏对朝廷上的事情也只是一知半解,不懂之平怎么会突然被升官,也不懂他为什么会被派去赈灾,明明皇上金口玉言说了有一个月婚假的,不过当官的自然应该给皇上办差,哪怕是刚刚大婚也一样,既然皇上交待了差事,那这宴会不办也没什么,不能因为芝麻丢了西瓜。
“那就不办了,给皇上办差重要。”
这个时代的‘忠君’思想几乎是洗脑式的存在,哪怕妇孺都没放过,方之平已经无力吐槽了,因为他也已经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有皇上这方大旗在,外任的事情宋氏也很轻易的就接受了,她不清楚里面的风险,再加上之平又在江南待过几年,风土人情都熟悉的很,所以觉得去江南对儿子来说是件好事,哪怕自己舍不得,但总不能因为自己,就把孩子拴在身边。
“皇上的差事要好好办,别挂心家里,娘在京城给你看着府邸。”
状元府不比长公主府,长公主府的下人都是从宫里带过来,规矩严,状元府这边大部分下人买回来还不到一年呢,规矩松泛,还没调理出样子来,若是主家都走了,时间短还成,时间久了怕是会乱了套,所以她必须得在这儿看着才行。
宋氏一番慈母心,方之平自然知晓,感谢的话说了反倒显得生份,只道:“您要是觉得无聊,就叫几个闺中姐妹过来聊聊,或者办个宴会热闹热闹都成,反正在儿子府里,您就是老封君,干什么都成。”
宋氏早年是个爱热闹的,但在侯府这么多年,性子也都磨平了,反倒是爱清净了,不过到底是孩子一番心意,她也不推辞。
“放心,在你府里我还有什么不自在的,你们出门在外要好好保重自己,用不着别记挂我。行李都收拾了吗?有忙不过来的地方尽管来找我,左右我也没有旁的事儿做。”
靖嘉也不客气,“还真有一件事儿需要娘帮忙,我和景文去了江南,但京城的关系也不能不走动,想提前把礼都备好,遇上红白喜事了,直接让人送过去就成,不过一时之间有点忙乱,怕把哪户人家遗漏了,我昨天弄了一天,头都疼了,还没弄完呢!”
宋氏轻笑,“这事儿是该准备准备,明儿我就去你那边帮忙,之平瞧见没有,你出去办差,我们娘俩也没闲着!”
自己儿子不是个不晓事儿的,她这话是说给儿媳妇听的,算是知道和认可她的辛苦。
方之平胡闹的性子还在,起身对着二人作揖,“拜谢母亲大人、夫人,小生这厢有礼了。”
靖嘉乐不可支,用手绢掩唇而笑,“娘,您瞧瞧他,这是要搭戏台子唱戏了!”
“这个促狭的!”宋氏也被逗乐了,都是成婚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
想起小孩子,宋氏觉得儿子、儿媳去江南得带上个懂生养的嬷嬷,接生婆最好也带过去一个,婚都结了,孩子也就不远了,有些东西还是多准备着好。
不过,儿子也在这儿,她说这个怕儿媳妇会害羞,还是找个儿子不在的时候再说,也算是婆媳之间说私房话了。
气氛还不错,比方之平之前想象的要好的多,一开始还有些离别的愁绪,这会儿也全都消散了,几个人都乐得不行,就差站起来唱歌了。
宋氏早就忘了包饺子的事儿了,靖嘉也没想起来,两个人絮絮叨叨的开始聊起京城需要走动的人家,多是宋氏在说,勋贵那边比较亲近的人还是要来往的,虽然之平跟他们走的不是一个路子,跟后辈也不怎么熟悉,但老一辈的交情在那里放着呢,可以不深交,但不能断交,不然会惹人说嘴的,对名声不好。
三个人里头,只有方之平低头包水饺,修长的手指将饺子皮上下对折,再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轻轻挤压,一个个水饺包得像艺术品一样,水平明显比宋氏要高出一截来。
“你这是偷偷练过的!”靖嘉惊呼,刚上手就能包这么好!婆婆还包了好几个‘瘪着肚子’的饺子,才慢慢越包越好的呢!
宋氏也惊奇的瞧着儿子,读书有天分,不代表下厨也有天分!
的确是练过的,前世今生都练过,“之前在师父那里帮忙包过,师父、师娘不用下人伺候,什么都是自己动手做,我有时候也会帮帮忙。”
这还是方之平第一次说起,以前宋氏只知道他是平时书院放假的时候会住在王先生家里,寻思着那边肯定有下人伺候,他自己又带着书童和随从,哪儿少的了人伺候。
没成想王先生夫妻俩是不用下人的,一个府里的活儿可不算少,之平若是住在那里肯定不会光看着,现在连水饺都包的有模有样,还不知道在江南帮人家干了多少活呢!
所以,宴会的事儿就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