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朝中有两位已经参政了的皇子,这样能收买人心、增加威望的事儿,两位皇子自然都想做了,两个皇子都主动请缨的情况下,已经站了队的人自然是摇旗呐喊,没有站队的人,倒是不会轻易掺和,但越是这样,那两边的人争执的就越是厉害,接连两日了,上朝基本上都是在讨论这个事儿。
方之平虽然也心疼那四郡的百姓,但也没有出头的打算,更何况以他现在的官职,就算是强行出头,也改变不了什么,能在朝上撕起来的,不是本身官位够高,就是家族底蕴足够深,就像为大皇子摇旗呐喊的工部左侍郎刘渝,站出来的人里,他的官职是不够看的,但人家有在内阁当次辅叔父,谁也不能小瞧了去。
虽然方之平一如既往的安静,但建业帝可不会让他一直安静下去,几次三番破例把方之平提拔到正三品的位置上,可不只是因为靖嘉而已。
“方爱卿,对四郡赈灾的事情有什么看法?”朝会都快要到结束的时间了,建业帝猛不丁的问道。
这声‘爱卿’叫的方之平头皮发麻,不过还是马上从站队里走出来,跪下道,“臣觉得眼下最重要是要稳定人心,防止有人乘机为匪为盗,甚至犯上作乱。”
人饿极了,什么事儿都能做的出来,想要稳住人心,就得让百姓有吃的,哪怕吃不饱,但总得有希望在,不是逼到没法子了,谁也不愿意冒险。
道理在场的人都明白,但重点是稳住人心的这个人到底是谁?皇上不可能亲自去,两位皇子谁能去?这不止可以收服人心,也代表了皇上的信任,下边的人才更好站队。
“那你觉得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建业帝沉声问道,好像非要让方之平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他还不到四十岁,身体也康健的很,自然见不得儿子和臣子顶着他屁股底下的位子,这跟盼着他早死有什么区别!
所以他一直在搞平衡,不能让哪个儿子独大,当然老大和老二入了朝以后,他也仔细观察过,还真没瞧出来谁有当太子甚至下一任皇帝的资质来。
空有志气,而没有能力罢了,现在蹦跶的厉害什么用都没有。
方之平平时在朝上的存在感不强,虽然谁都知道他是建业帝信重和提拔的臣子,但一来不爱出风头,在朝会上都没说过几次话,二来,不爱争权夺利,连户部的权利都没摸到几分,三来,自从调回京城,除了官职升了一级以外,皇上对方之平也没什么特别优待。
所以大家自然慢慢就不把目光放到方之平身上了,但谁也没想这样的大事儿上,皇上居然会问方之平的意见,往日还真是小瞧了这个人。
第111章
方之平紧张的咽了咽口水,腰部挺的板直, 想安静的当个吃瓜群众怎么就这么难, 不过既然皇上问了, 那就不能不会回答。
“大皇子稳重沉着,二皇子英明果敢,二位皇子若是能同去,也能显示出朝廷对百姓的看重。”方之平两不得罪, 干脆把两个人都推出了。
这个滑头!
建业帝继续追问道,“那他们二人谁为主,谁为次?”
“无须分主次, 受灾的地方有四郡, 不如一人两郡, 相信以二位皇子之能,必能稳定人心, 帮助百姓度过旱灾。”
建业帝这才算是满意, 圆滑不要紧,但重要是心不能歪了,老大、老二同去,半个朝廷都得跟着上心,这两边肯定得卯足了劲儿比比, 不说旁的, 就是赈灾的银子都不准有官员敢贪污,到时候受益的还是四郡的百姓。
当然,两个人都去话, 也就不存在哪个人势力独大的问题了,相互制衡才是长久之道。
“那就依爱卿所言,大皇子负责粱郡和渝郡,二皇子负责抿郡和阳郡,赈灾期间方爱卿代朕巡查四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直接报给两个皇子,当然办的好了,你也可以为他们表功。”建业帝突然扔出个‘大雷’来。
好在百官这几年来也算是‘身经百战’了,面不改色的跪下领旨谢恩。
得,代皇上巡查四郡,还能给大皇子和二皇子表功,低调了两年的方之平又成了百官讨论的对象,到底人家也是半个皇家人,这份信重比不得,比不得呀。
方之平除了惶恐和惊讶以外,倒是还多了几分心安,这事儿毕竟是他提出来,虽然本意有为四郡百姓好的地方,但若是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最受罪的还是这些百姓,他能亲自去看着,旁的不说,赈灾过程中若是有问题的话,他肯定会指出来,尽量让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