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亲儿子,胤祺也能从弘昇身上挑出一身的毛病来,既然孩子不成器,那就得好好教,他是没那个功夫教孩子,不过却可以多请几个先生在家里,四书五经、君子六艺,时间久了总能够把性子给掰直。
当然把这几个先生请过来,也不只是为了教弘昇,三个儿子呢,更何况后面两个还是嫡子,哪个儿子想学什么,他都不会阻止。
不过这几位先生刚请到家里没几天,皇阿玛就下了旨意,想让各个府里的小阿哥去宫里读书,跟他们小时候一样去上书房。
只不过,别看九贝勒和敦郡王已经从上书房彻底出来了,但还是有皇子阿哥在里面读书呢,从十二到十七,都在上书房读书,等小十八到了年纪,肯定也会进来读书。
侄子和叔叔坐在一起读书,说起来还是挺别扭的,更何况这些已经有孩子的阿哥们,都是在上书房读过书的,也都是在宫里头长大的,自然知道那里面的规矩,实在是多得很。
有心于大位的,可能还想送自家儿子去宫里头跟皇阿玛亲近亲近,像胤祺这种完全佛系的,是真心不想送自家儿子去宫里遭那个罪。
至于九贝勒和敦郡王,他们两个人的儿子还小,还没到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
皇上下旨让小皇孙们进宫读书,虽然没有规定名额,但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相当有默契,送进宫里读书的自然是继承人,从直郡王到敦郡王,除了太子和八贝勒之外,全都是有嫡子的,在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自然是没有继承权的,当然了,皇位除外。
太子的两个儿子弘皙和弘晋早就在上书房读书了,直郡王把弘昱送了进去,三贝勒那里则是送了两个孩子进宫,弘晴和弘晟,四贝勒府是弘晖,五贝勒府是弘晶,七贝勒府是弘暻。
大概是七贝勒真的把心从纳喇氏身上收回来了,也可能是见众人往宫里送的都是嫡子,除了太子爷之外,没有人送庶子进去,反正往日在府中最受他宠爱的庶长子弘曙,并没有能够进宫读书。
其实就像三贝勒府送了两个孩子一样,皇上并没有规定只允许送一个孩子进宫,更没有规定这个孩子出生嫡庶,七贝勒完全可以把弘曙和弘暻两个人都送进宫去读书,不过这样府里头就更乱了,七贝勒的名声也势必会变得更差。
不管怎么样,把皇孙送进宫里读书这道旨意,某种程度上也是巩固了这些嫡福晋和嫡子的地位,当然了只有嫡女,没有嫡子的太子妃,并不在这个行列里。
一根苗都没有的八贝勒府,也跟这道旨意无关,九贝勒和敦郡王则是能躲就躲了,他们的孩子还不会走路呢,可以在府里过几年轻松日子。
第83章
既然要把孩子送到宫里去读书,那就必然要有所准备,一来是宫里的安排,二来也是要让弘晶做足准备,这孩子在府里活泛惯了,住到宫里去恐怕不适应那里的规矩。
再者,弘晶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离开过额娘,突然搬到宫里去住,十天才能回来一次呢,小孩子难免会想家,一想到儿子到时候可怜巴巴的模样,毓秀就已经觉得心疼的不得了了。
她也没指望自家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自然也就不想这孩子从小受这么大的罪,胤祺在上书房读过书,那里面的规矩有多严苛,她也是知道的,凌晨五点钟开始上课,但是四点钟的时候就要到上书房复习前天的功课了。
夏天虽然天气热,但是皇子读书的时候是不允许用扇子驱暑的,而且每学一个字,就要写一百遍遍,每学一篇文章就要朗诵一百二十遍,听着就让毓秀这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不寒而栗。
刚开始只是学习汉文经典,12岁之后就要学习满文,14岁之后开始学习骑马射箭,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拳法、鸟枪、刀剑、火器,总之课程的科目繁杂的很,确实是冲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去的,也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教育。
不得不说,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教育出来的孩子确实够出色,不然的话,康熙年间的夺嫡斗争也不会这么激烈。
弘晶今年只有五岁,去上书房读书还不需要学习骑马射箭,大部分的课程还是识字、写字、学习汉文经典。
众多皇孙里年龄最大的就是太子爷的二阿哥弘皙,不过现在也只有十岁而已,剩下的皇孙一个比一个小,年纪最小的是七贝勒府的弘暻,今年才四岁。
不光是毓秀和胤祺对自家孩子不放心,这些皇子阿哥和福晋们谁都不放心自家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府里头的小霸王,说句不太恰当的话,在府里头几乎是要星星有星星,要月亮有月亮,这猛不丁去了宫里,地位可就不像在府中那么超然了。
哪怕是亲儿子,胤祺也能从弘昇身上挑出一身的毛病来,既然孩子不成器,那就得好好教,他是没那个功夫教孩子,不过却可以多请几个先生在家里,四书五经、君子六艺,时间久了总能够把性子给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