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
“朕给你说过,朕身体不好,一些事情你就自己看着办,别总烦朕,你是相国,实在不决,可以和太子、郯王他们商量。”
“微臣遵旨!”
“那你去吧!对了,你让李月进宫,朕身体有点不舒服。”
“微臣告退!”
几天后,高尚和严庄正在军营整理文书,突然有军士跑来报告:“大帅府有急事,通知二位先生赶快过去。”
高尚和严庄对望一眼,知道必有重大事情发生了。他俩便放下手文书,一齐赶往安禄山府邸,路上,严庄忍不住问道:“我不知道大帅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他并不想举事吗?高先生是如何看的?”
高尚冷笑一声说道:“大帅为此已经准备了那么多年,箭已在弦上,不容他不发,大帅现在所虑的,只不过是缺一借口罢了!”
“如果真是缺一借口的话,看我说来。”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便来到节度使府,一进门却发现安禄山怔怔地坐在那里发呆,“大帅,出什么事了?”
安禄山看看他俩,长叹一声说道:“果然被你们说中了,刚才朝廷来旨,命我回京述职。”
高尚突然问道:“不知大人所接诏书,是中书省的‘黄麻’还是翰林院的‘白麻’”
“是黄麻!高先生的意思是?”
“我想这必是杨国忠的意思了,按理诏大人回京应用白麻才是,但掌握白麻的翰林院和杨国忠是死对头,正因为不是皇上的亲自口谕,杨国忠才请不动白麻,改用黄麻诏书了。大人,这是杨国忠让你回京,他必藏祸心!”
“高先生说的有理,不杀此贼,我难平此气!可是我若起兵,用什么借口才好呢?“
这时旁边的严庄笑着说道:“大帅忘了西汉削藩之变吗?”
“严先生的意思是说‘清君侧’?”
“正是!杨国忠数大人十大罪状,可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大人也效他反数他百大罪状,这样不是出师有名了吗?等占领了长安,毒杀李隆基,立一幼儿为帝,待大人根基牢后,再取而代之也不迟,什么江山姓李,原来还不是姓杨吗?大人即位后再多邀民心,千秋大业可定矣!”
安禄山大喜说道:“若我登帝位一定封你二人为左右相国。”
此时他再无疑虑,大声喝令道:“命史思明、蔡希德、田乾真、崔佑乾、田承嗣、安守忠、李归仁、孙孝哲、牛庭介以及少帅安庆绪火速到我府上来”。
天宝十四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杀杨国忠”之名从范阳起兵,共率藩、汉兵十四万,分两路浩浩荡荡杀奔中原而来。
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