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皇贵妃跪在床前哭泣的样子,父皇应该刚刚去了不久,如若不然,那女人不得早就筹谋起来了?哪里还有心思痛哭呢?他去闹了一番,那女人必定也紧张起来,只怕现在已经开始和李忠贵筹谋着如何把宸王扶上皇位了。估计李忠贵现在已经去汇贤居找老三去了!
他如果不快点儿动手,待到老三那边有了应对之时他再出手,可是没那么容易取胜了。
这时候,拼的就是一个“快”字。好在他这边已经准备得当,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一个行事的由头儿。父皇死了,是被靖王的箭刺死的,这就是最好的行事由头儿。只要他一声令下,他这边马上就可以行动起来。但是老三那边呢?
老三手上没有可调用的军队,他再怎么受父皇的宠信,也只不过是个亲王,没资格调用御林军,想要用父皇的兵符调兵,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一番运作下来,怎样也要比他这边慢上片刻。所以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他已经占了先机。
只要把自己这边处置得当,大事定成。
他自己这边,最先要处置的,便是周炎那个老匹夫。
入林中狩猎,腰间都要带着匕首,以便遇着猛兽,近身搏斗之用。幸而回来之后一切匆忙,他还没把腰间的匕首拿出去呢,这时候,可是刚好能派上用场。
庸王摸了下腰间的匕首,眼中,露出极其狠辣的寒光来。
周炎,你不仁,不要怪我不义。
不管是为了给父皇报仇,还是为了将来的安稳,他都必须除掉周炎。而且,在此时除掉周炎,其实并不算匆忙,反而是最好的时机。之前的一应准备,周炎都已经为他做好了,此时父皇已死,无论是行事的由头儿还是行事的时机,都有了。狡兔死走狗烹,既然走狗的使命已经完成,他又何必再留着这个走狗?
杀了周炎,接下来的事情,可是全凭他的指挥,再不会有人指手画脚,而且也不必担心有人在背后插刀。外公,该做的事情你都做了,为了孙儿的前程,你也应该功成身退了!
留着你,不是等于给自己留了一个祸害。本王在前边冲锋陷阵,你却在后边儿给本王找麻烦,这情况可不太妙啊……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意阑居门口儿。庸王深吸一口气,将脸上的狠辣收敛下去,皇上了一脸的忧愁。开门儿,皱眉进了屋。见周炎正坐在桌边悠然地喝茶,恍似对他带来的结果漠不关心似的。
周炎抬眼瞟了他一眼,笑道:“看来皇上已经死了。”
庸王点点头,道:“刚刚的事儿,为进去的时候,皇贵妃正跪在父皇床前哭呢。”
见庸王神情悲切,周炎只是一声嘲笑,便不再多言。亲自给庸王倒了杯茶,递到他面前去,道:“悲喜不过心,这才是成大事之人。”
庸王扯起嘴角,苦笑着接过了这杯已经凉了的茶。在周炎面前坐下了,缓缓饮了一口茶,好像着意让自己平复一会儿似的。待到两三口茶咽尽了,这才道:“我看我们必须快些动手,不然等皇贵妃那边告知了宸王,宸王那边必有应对。”
“怕什么?”周炎悠然一笑,“宸王那边的应对,是慌乱之举。可我们这边的应对,却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说着,那双鹰眼上的淡眉一挑,笑道:“麟儿,你觉得如今的局面,与咱们事先商量好的行事之法比起来,如何?”
平心而论,自然是现在的局面更好些。若是按着他们事先商量好的来行事,不过是让周炎打着匡扶嫡出正统的旗号逼宫罢了,且不说到底能有几分一定事成的把握,且说事成之后的说法儿,也是不好听。
若以之前定好的计谋行事,最终事成的把握,不过七成。可现在,父皇已经死了,他们又这般事先准备,把握,少说也有九成。哪一个法子更好一些,自然一目了然。
但庸王却不可能给周炎什么好脸色,而是正色道:“不管这法子是好是坏,外公你在行事之前,都该和本王商量一下才是,而不是把本王蒙在鼓里。但事已至此,本王为了接下来的事,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是再不可如此了,外公可明白?”
周炎笑笑,道:“事先和你商量?又如何能有此时大胜的局面呢……”
但却也不想把局面闹得太僵,只是想要提点庸王一下,想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糊涂,想让他在接下来的行事中安分一些、听话一些。因而忙笑道:“不过你说的是,外公做这些,毕竟都是为了你好。原本就是为你做事,想要怎么做,理应事先告诉你。”
庸王在原地静立了半晌,便快步往意阑居走去。